原标题:海归创业环境会有哪些改善

值得海归关注——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如何降低创业门槛?
把握市场需求和资本准入
和国内的创业者一样,许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会面临资金、管理、市场以及人才瓶颈等诸多难题。但不少海归创业者表示,除了这道国内创业大环境的准入门槛,还有一道来自自身的创业门槛。
“不少留学生归国后,对国内市场需求并不熟悉,未找着切入点,这样便难以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千人计划”入选者周怀北建议:“海归创业,应该首先了解国内市场,然后再结合自己专长,引进海外较为成熟的产品、服务、概念或模式等。”
事实上,国内创业环境的准入门槛已经大大降低。据有关人士介绍,相较于创业环境较成熟、创业法规较规范的其他国家,许多海归选择回国创业,正是因为国内机会比较多,人力成本、资金成本较低,这就意味着创业的资金准入门槛低。
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国就推出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拟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微观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三个方面为创业者斩去荆棘。近日,《决定》发布,又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讨论。而敏锐的海归创业家,更是远远嗅到了空气中的异动。
“六七年前,我刚开始做‘尔湾文化’的时候,国内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这不是大众容易接受的常规事物。”提到三中全会,周怀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尔湾文化的成功,恰恰印证了采用民营企业的机制运营,走市场化道路的正确性。(刘 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