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的访日感受--一方面固守传统一方面大胆西化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3 10:58: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毕竟是岛国啊,到东京的第5天就遇到地震,第7天赶上台风,深夜狂风呼啸而过,撼天动地,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孤身在外的恐惧。想我伟大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承天之祚,哪里有这等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6、7级的飓风尽管刮,却没有半点飞沙走石,走在外面完全可以睁眼看世界,大声说话。东京的环境能做到这一点,真叫人羡慕。雷雨天从车站一路跌跌撞撞跑回住地,原以为裤腿上肯定溅满泥点,谁知白裤子上硬是没有一点泥,晾干就可以继续穿!对东京的认识就从这里开始。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本是最具东方特色的。这使得它的文化有两面性,一方面固守传统,一方面大胆西化。固守传统的多为有一定年纪的人,西化的则是年轻人。传统文化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古墓出土的服饰、信笺还是幕府时代保存至今的典型庭院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著名景点浅草寺据说得名于白居易的诗句“浅草才能没马蹄”。西化则源于战后不断升温的日美关系,日本每年有80%的进口影片来自美国,可是中国的电影呢,他们顶多知道一个章子怡,难怪说起“中国威胁论”来,日本年轻人跟美国是一个口气。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特别是古代,在文化上就一直对周边像日本这样的小国保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影响,这一点日本人也不否认。日本接受和学习了外来文化传统后,很小心地加以整理、发挥和保护,这段时间大概也就是江户时代的四百年吧。到现代文明社会,随着其经济实力与日俱增,日本的大和文化俨然成为亚洲不可或缺的甚至具有代表性的一支。

    在日本,有年纪的人珍视自己狭长国土上保存下来的历史,现在有钱了,大可以极尽能事地铺陈、修饰。在一个14世纪的日本诗人的展览馆里,他的诗句被精心书写在二三十个一人多高的灯柱上,形式倒挺别致,而且就因为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接见天皇夫妇时曾引用过他的一句诗,当时的剪报连带着克林顿的头像都被做成展板,占据很大一块地方。类似敝帚自珍、不放过细节的布置很容易被我们这种在文明古国长大的人认为是小题大做,但日本人民就是以这种小题大做的精神保存着一个古城堡、一座寺庙或者小镇上最早的西洋建筑。他们带自己的孩子参观,带远道而来的客人参观,在狭小的展厅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让所有来过的人很难忘记。

    这次访日,接待方多是致力于日中友好的团体和人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老人比较多。许多老人都是从大学教师或者企业管理层退休后,成为当地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理事。尽管经费不多,但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有的还自学中文。为了我们的访问,他们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安排、踩点,令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十分友好热情的日本。在参观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时,我们甚至还受到了全校师生夹道欢迎的礼遇。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看着他们斑白的头发和不辞劳苦的身影,我们都想,要是能有那样一批日本年轻人做这项事业就好了。可是,日本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赚钱去了,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去了,很少有人关心睦邻友好的事情,更别说为此出力了。

    不过大部分日本民众可能并无恶意。在访日活动的重头戏——民宿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普通日本民众的家庭生活,了解到他们平和稳定的心态。

    我住的人家有4口人,男主人是医药公司的研发人员,女主人在药店卖药,两个男孩,分别是9岁和7岁。夫妇俩一结婚就从拥挤繁华的大阪搬到安静的乡下,因为这里更适合孩子们的成长。这是个传统的日本家庭,女主人大概是全世界男人都梦想娶的那种太太,温柔贤惠,男主人当然很勤奋工作,但从不像传说中那样经常出外泡吧以显示自己的成就,而是尽量回家,陪伴孩子打棒球或者教他们弹钢琴。两个男孩像两头小野兽,在乡下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奔跑、玩耍。

    我经常陶醉在这样一幅美景中:傍晚的凉风拂起窗帘,女主人在厨房做饭,一边面带微笑地看着她的丈夫在客厅和孩子们玩闹,偶尔轻柔地替其中一个说几句公道话。我们常说日本的妇女地位不是很高,可是她们自己并不觉得,我看她们生活得也很幸福。那种幸福甚至令我这个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 

    同时这也是个很开放的日本家庭,女主人很乐意和外国人交往,她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外语俱乐部,每周都要带上家人去学习各种外语。她向我表示,住在乡下的日本人有些自闭,她希望自己不要变成那样。男主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去欧美国家,所以更能客观地看待日本的发展和停滞。7岁的男孩很顽皮,在试探性地用英语说“抱抱我”而被我抱起来以后,他更努力地学习用中文说这三个字。9岁的男孩则比较内向,我以为他并不太喜欢我,但是在我向他们告别的那一刻,他却突然忍不住地啜泣起来,怎么也止不住。小孩子并不懂曲终人散,他一片热肠不能接受分别。他的哭泣很长时间在我眼前浮现,这孩子年幼的记忆里也许从此有个“中国”。而我,是他关于“中国”最初的印象。如果将来他为中日关系起些作用,那该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啊。如果这样的孩子多一点,我们又何愁中日关系的未来呢?(路路)

    人民网日本版    2004年12月23日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