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长崎有座"广州寺" 寄托粤人思乡情怀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22 8:49:1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本最大的横滨中华街。 长崎广州寺。 粤人三把刀。 粤商曾是日本结束闭关锁国后涌入的第一批外商代理人 粤商赴日最早历史记载为1610年,日本开国后粤商成“开荒牛”,向日本介绍西方先进技术 在日本街头,当问路人是否知道“GUANGZHOU”或者“CANTON”时,许多人都一脸迷茫。但如果问是否知道“扩修”,人们就会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扩修”是广州的日文注音。 粤商赴日最早见诸历史记载的是1610年一艘广东商船到长崎时获得朱印状(即官方贸易许可证)。到了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每年从广州黄埔古港开往东京湾的有六至八艘船。近代以来,广东人在日本走向现代文明、日中关系发展的历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们曾是日本结束闭关锁国后涌入日本的第一批外商代理人,他们曾在一段时间内向日本传授西方先进工业技术。 文、图/记者 任珊珊、陈婷婷 广州寺寄托粤人思乡情怀 在长崎闹市一隅,藏身着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广州寺,寄托着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也见证了粤商在日打拼的四百年风雨路。 位于长崎玉园町的圣福寺建于1678年,是旅日华人最早的聚会场所,是长崎著名的“唐四福寺”之一,又称广州寺。这座倚山坡而建的寺庙,特别之处在于同时祭祀着关圣帝君、天后圣母和观世音。 据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启臣考证,明嘉靖时期,粤商突破海禁赴日经商已蔚然成风,历史记载1610年,日本当局根据赴日广东商人的请求,以“朱印状”明文规定广东商船到日可选择港口。到十七世纪中叶日本锁国时期,赴日粤商的贸易活动被限制在长崎。 当时,旅日华人乡帮团结自治组织以寺庙形式出现,亦有据之以复明之意。由于在长崎的福建、三江侨胞各有寺庙作为同乡联谊之地,粤侨便以圣福寺作为聚会之地,因而得名广州寺。据《长崎市史·佛寺部·圣福寺》记载,“幕末粤参拜者众”,一时香火鼎盛。 然而,随着中日战争期间粤侨大批撤离长崎,这座曾一时香火鼎盛的寺庙如今门可罗雀,仅剩主持一家独撑场面。 日本“洋火”粤商造 杨万秀、钟卓安等主编《广州简史》记载,明清时代,广货突起,以铸铁业享誉全国的佛山镇生产的铁锅以及小五金如刀锤锁等畅销海内外,铁锅远销至日本。“雍正年间每船所买铁锅,少者一两百两,多者达一千两。”据学者全汉昇考证,广纱甲天下,顺德的蚕丝在万历27年 1599年,运往长崎的有3000多担,价值100万两。 到了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每年从广州黄埔古港开往东京湾的有六至八艘船。 粤商帮助日本 拓展东南亚贸易线路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在美国军舰的逼迫下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后,广东商人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帮助日本拓展东南亚贸易线路。 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的日本著名汉学家教授斌下武治向本报记者表示,江户时代(约1603-1867年),粤商赴日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广州黄埔古港直发日本,一条是货船先发往东南亚,再从暹罗(即泰国)转道日本。” 史料记载,日本安政开国(十九世纪中叶)后,几乎每个新开通的口岸最早出现的中国侨民都是广东人。当时的横滨市史描述,“在横滨出现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为广东人,尤其是广州的。” 粤造“洋火”返销国内 印粤语版“防假冒警告” “日本开国与清朝闭关锁国相差了十六年,中国人已掌握了对外贸易的知识,而且中国商人可用汉字与日本人沟通。因此,外商喜欢雇佣中国人来开拓日本市场,做‘开荒牛’。”从事日本华侨研究二十多年的横滨开港资料馆研究员伊藤泉美指出,当时粤人扮演的角色是日本与西方商业谈判的桥梁和“润滑剂”,有些人本身也是大商人。 不仅如此,粤商还向日本引进了现代建筑技术、油漆和印刷技术,教日本人如何建设西洋风格建筑。横滨开港资料馆保存有一幅1886年的广告招牌,内容为招募建筑工人和油漆工,而华人一度几乎垄断横滨印刷行业。 中国老一代人将火柴称之为“洋火”。甲午战争后,日本火柴大量涌入国内,实际上却是华商投资在日本生产的。记者从神户华侨博物馆查阅到的史料记载,粤商在日本制造的火柴厂有九家,产品不仅垄断日本国内,还曾返销中国、行销东南亚。 精明的粤商很早就有品牌意识,为防“山寨货”想了一些令今人啼笑皆非的招。一些火柴盒上甚至印有粤语“防假冒警告”,例如“舞龙唛”牌火柴上的警语诅咒假冒者“男盗女娼”。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