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穿越百年的“留学报国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87 更新时间:2013/10/24 8:31:3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原标题:穿越百年的“留学报国梦”(人民论坛)


“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昨天,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寄寓了对广大留学人员的殷殷期待,令人感奋不已。


100年前,顾维钧、梁敦彦、詹天佑、蔡元培等留学归国知名人士,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共同发起创建了欧美同学会。当时,各类团体组织蜂起,数量达几百个。经过历史长河的汰洗,欧美同学会不但长期存在,而且生机勃勃,增冠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工作范围拓宽到全国,工作对象扩展到全球。以百年欧美同学会为镜,观照一部绵延至今的留学史,给人良多启示。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等人的正义呐喊,震惊了世界。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蔡元培倡导“交换所长,蔚为国用”,詹天佑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正是怀着一颗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赤子之心,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


风雨如晦,爱国之心不改;家国多难,报国之志弥坚。百年历程,诠释了留学人员的爱国本色。这既是一种质朴的情怀,更蕴藏着创造历史、书写奇迹的伟力。朱光亚向同学们疾呼“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无数留学人员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中倾力奉献……脚踏着祖国大地,同人民奋斗在一起,就能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百年历程,凸显了优秀人才的崇高价值。从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旗手,到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进步青年掀起革命狂飙,从共和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到全球化时代的创业精英,留学人员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今天,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有人指出,美国本国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40%,而有70%的诺贝尔奖得主为其工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能不能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关系着中国的未来。


“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随着我国迅速发展、社会活力大量释放、“千人计划”等人才战略深入实施,广大留学人员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截至去年底,留学回国人数已达到109万人,近5年归国人员近80万人。从“留学热”到“回国潮”,这种新趋势标注着“留学报国梦”的新起点:为留学人员打造更坚实的梦想平台,让他们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更好地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今天,在北京南河沿大街111号的欧美同学会会所,匾额上的鎏金大字笔力沉雄,传统院落古朴雅致。历尽风雨沧桑,中国气象与世界胸怀相互激荡,奋斗精神与梦想征程相互交融,这一切,无不让近百年前那个豪迈的声音更为激动人心:“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1] [2] [下一页]


璐€氭棩鏈鍏嶄腑浠嬭垂甯偍鍔炵悊鍘绘棩鏈暀瀛︼紒
杩樺湪涓虹暀瀛︽棩鏈殑涓粙璐硅嫤鎭煎悧锛熻疮閫氭棩鏈甯綘鎼炲畾锛�
鍏嶉櫎涓婁竾鐨勬棩鏈暀瀛︿腑浠嬭垂鐨勭儲鎭硷紝鏃ユ湰鐣欏涓嶈閽憋紒
鏃ヨ浜ゆ祦鑱婂ぉ瀹わ紝鍥藉唴鏈€鐏殑鏃ヨ鑱婂ぉ瀹や箣涓€锛�
鐣欏鏃ユ湰涓嶈閽憋紝鍏嶈垂甯偍鍔烇紒
鏃ヨ浜ゆ祦璁哄潧锛屽浗鍐呮敞鍐屼細鍛樻渶澶氱殑鏃ヨ瀛︿範璁哄潧涔嬩竴锛�
璐€氭棩鏈鍏嶈垂甯偍鍔炵悊鏃ユ湰鐣欏銆�
瑕佹兂鍘绘棩鏈暀瀛﹀氨鎵捐疮閫氭棩鏈锛�
璐€氬箍鍛婂悎浣滐紝鍦ㄨ疮閫氭棩鏈鍒婄櫥骞垮憡锛屾棩璇煿璁€佺暀瀛︽棩鏈殑鎺ㄥ箍骞冲彴锛�


51La鍏嶈垂鐣欏鍏嶈垂鐣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