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越传统 再铸辉煌——论“打造中华街的新形象”

作者:林近秋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4 10:09: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曾经多次陪着日本友人漫步中华街,每一次,均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提问:“现在的中国街市,是否就是这个样呢?”无法责备日本友人的无知,他们没有到过中国,中华街上迎面而来的雕龙描凤的店铺、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香火兴旺的关帝庙以及声势浩大的牌楼,对于日本游客来说,这当然就是中国的招牌,是“中华文化”的最佳卖点,是不需要签证和飞机票就可以感受中国的最好去处。

许多日本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去中国旅游之前,一直认为中华街代表的就是中国的典型形象,红色,是中国的一种永恒的主旋律,但到现代中国的城市实地逛上一圈,油然而生一种淡淡的“被骗”的感觉,他们不禁要追问一句:中华街的氛围,究竟要向外国人表现一种怎样的情感?是一种对过去文化的留恋和怀旧吗?抑或是对古老时代辉煌的缅怀?走遍现代的中国,究竟何处还保留着中华街那种浓郁的传统氛围呢?这究竟是中国哪个朝代的场景?

一些外国人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绣花鞋等情有独钟,这固然有相当复杂的要素,但世界各地的中华街刻意营造的传统气氛,在外国人的潜意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亦是不争的事实。

不可否认,中华街的创业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华侨华人艰苦不懈的努力,恪守自己的传统,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和自信,这是中华街迎来青春焕发新时代的重要法宝。同时,中华街作为一个巨大的窗口,是中国与世界紧密连接的重要桥梁,它在推广中华思想和中国传统方面,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华街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而充满活力,但中华文明的内涵是丰富的,不是一尘不变的。现代中国在飞速变迁,旅日华侨、华人的生活环境亦在剧变之中,当年老华侨赖以立足的法宝也在变。中华街上引以为豪的“三把刀”,如今正在逐渐被淘汰和更新之中。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华街的形象,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中华文明除了香火缭绕的庙堂、大红的灯笼、连排的牌楼之外,是否还应该有一些更深的内涵呢?

我们的祖先漂洋过海来到海外,承继着民族文化的衣钵,这种眷恋祖国之根的乡土之思、恋国之情,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先人在创建中华街时面临的物质困难和远渡海外、非主流社会的艰难背景,均令他们的创业理念有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我们并不是要让中华街放弃悠久历史形成的传统。但在如何弘扬传统的问题上,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为自己定位。中华街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中华街以怎样的形象屹立在海外,这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中华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也关乎中国文化的对外形象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在文化的守成与创新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如何以更完美的方式推出中华街的崭新形象,这考验着新一代华侨华人的集体智慧。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