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东京的鱼河岸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30 15:52: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为了吃而研究的人

    90年代初,在中国实行了近40年的粮站系统一夜之间废止了,老太太们攒了多年、说是无价证券却可以换鸡蛋、换蔬菜、换肉、换粮食,最高时曾值3毛钱一斤的粮票,突然成了废纸。那花花绿绿的、印刷精美的粗粮票、细粮票、地方粮票、全国粮票,专为出差而准备的北京粮票、上海粮票,一夜之间黯然失色,只具备收藏价值而失去了往日硬通货的神威。对于这一大事,中国的平民们淡然处之,就连我那好埋怨的岳母,也并未感到失去了什么。因为,一般市场的供应已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早已不从粮站买什么东西了。这种非常的、只有物资极为紧缺时方使用的供应系统意外地存在了40年,当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看作日常的风景线时,它却悄悄地离去了。

    过了一些日子,忽然有些留恋,想看看粮站派作什么用场了。结果发现粮站都被原先粮站所属的职工们承包了,卖些杂粮和食品度日。不过多数看上去经营不善,既不是杂货店、又不象食品店,品种既少、又懒得吆喝,养活不了人了。看了这种情况,我不由得感到惋惜。一个网点遍布全国所有居民区、曾异常强大的商业系统就这样被放弃了,它所具有的经营资源是任何一个私有的老板都想要得到而终生不可企及的,如果得到善用,一个遍布中国的巨大连锁店就会诞生。然而,机会和资源白白地丧失了。其后,国营菜店网也重蹈粮站的覆辙,40年的积蓄烟消云散。 又过了一年,我来到了日本留学。带着对当时中国食品流通的疑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市场史。看了我的研究计划,指导教授说了句令我至今难忘的话:“你想从日本市场的发展中寻找你所要的答案恐怕不可得,因为日本的食品流通的结构也未必合理”。很快,我迷上了日本中央批发市场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鱼市场的历史,也就是日本话称作“鱼河岸”的筑地市场的历史。后来,极为关心我的另一位教授问我为什么要研究食品批发市场的历史,我怕说来话长、扰人清兴,就半开玩笑地回答,因为我爱吃鱼、爱吃肉,所以就研究鱼和肉的流通了。那位先生听了之后照样回敬了我一句:为嘴而研究的人你是第一位,你的脑袋是不是太直线型了一点!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