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川静:日本的季羡林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快报 点击数437 更新时间:2006/11/8 13:22:2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读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白川静的著作,能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他们都很高寿,都在汉学研究方面有过人的学问。白川静教授于10月30日病逝。

  学徒出身的汉学专家

  白川静出生于1910年,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学者。在其96年的生涯中,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汉字,留下了《字统》、《字训》、《字通》等巨著。

  白川最为人们所知的是,他小学毕业后到民政党的一位议员家里当“书生”(有些像学徒,主要为主人负责日常文书的管理等)。议员家的几本旧书让白川爱不释手,在那期间,他熟读了日本古典史学著作《古事记》、《日本书纪》、诗集《万叶集》等,对古代日本王朝的建立产生了特别兴趣。以后,他从日本读到了中国,开始大量猎读中国古代史。

  白川幼年及青年时代是日本军国主义泛滥、政治运动迭起的时期。出身于贫苦裁缝家庭中的白川,上完小学后就失去了就读的机会。到1943年,已经33岁的白川才勉强读完大学,进入大学教中国文学。

  战后日本政治运动风起云涌,大学也未能幸免于难。但白川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使是节假日也在大学的研究室工作到晚上11点。

  军事及政治大潮刚过去,经济风潮又涌上来,不少大学教授或者参与经济活动,或者成为报纸、电视的明星,白川则还是除了教书之外就埋头于研究。

  52岁时,白川凭借一篇《兴的研究》的论文获得了京都大学博士学位。

  65岁退休以后,白川更加远离社会上的喧嚣,真正有了埋头研究学问的时间,他的成果基本上也是退休后陆续出版发表的。80岁以后进入辉煌期,让日本学界和普通市民开始知道有这么一位专注研究汉字的学者。

  白川的三部曲

  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分析汉字的内涵、变化,这是白川研究汉字的惟一方法。在日本能够看到的甲骨文、金文当然没有中国多,印刷出来的更少。白川一人孤独地往来于日本和中国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有了对汉字形成期的甲骨文、金文的渊博知识,他回过头来再去读《古事记》时,对中文汉字、日文汉字都有了新的理解。

  1984年,74岁的白川出版了著作《字统》,这本书凝聚了他对汉字特别是对汉字形成过程的研究。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再到汉字的定型,《字统》所研究的就是这个变化过程。出版《字统》以后,白川兴趣未减,开始把精力放在了日本对汉字的阅读方法上,81岁时出版了《字训》,把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对汉字的阅读、汉字发音的变化过程整理了出来。

  86岁时,白川出版了《字通》,这是一部横跨中日两个国家的字典。白川三部曲到此算是完成。

  

  ■白川静教授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

 

[1] [2] [下一页]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秳鑵戞禒瀣瀭鐢喗鍋嶉崝鐐垫倞閸樼粯妫╅張顒傛殌鐎涳讣绱�
璺�鏉╂ê婀稉铏规殌鐎涳附妫╅張顒傛畱娑擃厺绮欑拹纭呭閹厧鎮ч敍鐔荤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鐢喕缍橀幖鐐茬暰閿涳拷
璺�閸忓秹娅庢稉濠佺閻ㄥ嫭妫╅張顒傛殌鐎涳缚鑵戞禒瀣瀭閻ㄥ嫮鍎查幁纭风礉閺冦儲婀伴悾娆忣劅娑撳秷顩﹂柦鎲嬬磼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閼卞﹤銇夌€广倧绱濋崶钘夊敶閺堚偓閻忣偆娈戦弮銉嚔閼卞﹤銇夌€广倓绠f稉鈧敍锟�
璺�閻f瑥顒熼弮銉︽拱娑撳秷顩﹂柦鎲嬬礉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儑绱�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鐠佸搫娼ч敍灞芥禇閸愬懏鏁為崘灞肩窗閸涙ɑ娓舵径姘辨畱閺冦儴顕㈢€涳缚绡勭拋鍝勬涧娑斿绔撮敍锟�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偟鎮婇弮銉︽拱閻f瑥顒熼妴锟�
璺�鐟曚焦鍏傞崢缁樻)閺堫剛鏆€鐎涳箑姘ㄩ幍鎹愮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閿涳拷
璺�鐠愵垶鈧艾绠嶉崨濠傛値娴f粣绱濋崷銊ㄧ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閸掑﹦娅ラ獮鍨啞閿涘本妫╃拠顓炵吙鐠侇厹鈧胶鏆€鐎涳附妫╅張顒傛畱閹恒劌绠嶉獮鍐插酱閿涳拷


51La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