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横滨中华街:在日华人永远的招牌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日本留学指导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1 7:03: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有人说,中华街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人了,去那里游玩的人都是日本人;它所创造的税收也是日本政府的;据说,在去年对横滨市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中华街已经和山下公园及横滨码头并列成为横滨的三大象征。 然而,只要中华街里还树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中国牌楼;只要关帝庙内红脸的关公像前香火依然兴旺;只要那些雕龙描凤的店铺里面还在飘出正宗中国料理的香味;只要店铺里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在私下里说话的时候的,还是那夹杂着各地口音的亲切的中国话;只要中华街的名称里面“中华”这两个汉字不改变,中华街永远都是属于中国人的。 它的兴旺会让所有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由衷地喜悦,一如它如果衰落也同样会让令每一个在日中国人无限伤怀。 最近,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以罕见的四分之一版面,大幅报道了横滨中华街的形象改造工程。 事实上,中华街的改造或许并不能算得上是新闻,因为这一改造从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新闻,是《朝日新闻》的报道篇幅,因为这意味着一种重视和欣赏。 如果说在日中国人中最有名的是什么,中华街应该绝对是一块拿得出手的招牌,而且,它又是这样的稀有而珍贵。 “中华”是最大卖点 从JR石川町站一下车,你就能感受到中华街扑面而来的魅力了。车站的墙壁上,是中华街巨绘广告。随后,出了车站,甚至不需要案内图,不需要路标,跟随着那些精致漂亮的旗袍铺子的指引,跟随着那些气宇轩昂的牌楼的指引,你自然就能够找到中华街。 根据中华街发展委员会的数字,每年约有1800多万人来到中华街,而这尚且只是两年前的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据说日本各地及近邻各国的观光客最爱去的地方是东京的迪斯尼乐园,而迪斯尼乐园每年的入场人数也不过1600万人。 中华街的优势首先当然是中华料理,根据1997年11月的调查,中华街共有经营料理、杂货、土产、服装、鞋类等店铺约计500家。其中,数中国料理店的数量最多,约190家,这其中又以广东料理最多,计100家左右,其次为上海、北京、四川等中国其它地区的料理。 一位中华街上的常客说,到这里能吃到海参、鱼翅、鲍鱼、干贝,这些都是日本的料理店里很难吃到的东西。此外,中华料理的价格便宜也是吸引客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对于刚刚从中国来的人们来说,这里中国料理的价格往往令人咂舌。然而,相对于日本料理的价格,中华街的料理的确是不愧于“物美价廉”的声名。 一家馒头店里的伙计说,200多块钱买个大肉馒头,女孩子都吃饱了,然后就可以在旁边的山下公园啊、横滨码头啊,玩上半天,而且,这又是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中国风味。 据说这里附近日本人的乡下朋友,被请到中华街吃顿饭,可视为是最高招待之一。 然而,中国料理决不是中华街兴旺的唯一因素,日本中华学会会长陈福坡已经在中华街生活、工作了近50年,他告诉记者,游客们到中华街来,不仅仅只是吃中国的饭,而且还可以感受中国的文化。的确,香火兴旺的关帝庙、几十座声势浩大的牌楼,对于日本游客来说,这里无疑是不需要签证和飞机票就可以感受中国的最好去处。 “三把刀”只剩下一把 据陈老先生的介绍,以前,中华街的华侨对日本的贸易都很有贡献的。中国人历来以擅长做生意而闻名,二战前,来横滨做贸易生意的中国人来自香港、台湾、澳门、福建、广东等地,而且,据说做的都是“大生意”。但是现在,这些“大生意”慢慢地都淘汰了,都变质了。 而横滨中华街知名的“三把刀”,也正在逐渐被淘汰中。“剃头刀”所代表的理发店,因为没有日本人管理得好,无法与之竞争,中国的理发店现在已经几乎销声匿迹。“裁剪刀”所代表的裁缝店,陈老先生说,做西装的,以前日本都跟中国人这儿做,现在日本都跟机器做了,咱们中国人光凭手,怎么能去跟人家竞争呢?。 最后,就剩了一把做料理的“菜刀”,老先生说,中国人的生意,现在就剩这一把菜刀了。而且,真正能守得住菜刀的,也就是横滨中华街。的确,日本其他地区的中华料理现在绝大部分都是由日本人在经营、制作。 中华街的整理整顿 陈福坡告诉东方时报的记者,前来游玩的客人们一直在逐年增加中,现在可以说是中华街发展得最好的时期。 中华街从横滨开港就开始制作中华料理,在日本经济普遍不景气的今天,为什么现在的中华街这样红火呢?陈老先生说,现在中华街的生意红火和中华街十几年来一直在开展的对于整条街道的整理、整顿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华街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街道,它是由一条主干道和许多岔路组成的一个小区。以前,整个区域里除了主干道以外,都是些狭窄局促的街巷,建筑布局类似于上海的逼仄弄堂,巷子的上空拉满了电线,房子大多是两三层的小楼。老先生说,过去都是小的、低的、木造的房子,而且很多都是房主自己加高的,从1楼加到2楼,从2楼加到3楼,杂乱无章。 老先生还告诉记者,过去中华街非但外表形象不好,而且治安也不好,走私的、卖麻药的、介绍女人的、打架杀人的,什么样的坏事都有,把中华街弄得乌烟瘴气。过去日本的年轻的女孩子都不敢来中华街,而现在,尤其是年轻时尚的女孩子爱来中华街,这和中华街的形象改变有着很大的关系。 记者在中华街看到,的确,从前局促不堪的大小街道被整治一新,步行道上铺上了整齐的条石,杂乱无章的电线杆被全部清除,就连路灯也都统一成了的朱红色的宫灯造型。而街面上摩肩接踵的游客们,听口音,绝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年轻时尚男女。 以和为贵因和而兴 中华街的整顿整顿能够如此卓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感谢中华街富有凝聚力的各种华人团体。这些组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和当地的华人募集款项,跟地方警察联络,并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陈福坡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中华街在文化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就是关帝庙。十几年前,一把火把旧的关帝庙烧了,修新庙动用了9亿日元,这9亿日元都是中华街大家捐的。 像这样的捐款和整治,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中。本次的改造工程从去年春天开始实施,预算达4亿5千万日元,据陈福坡先生介绍,这些经费中,除去日本地方政府的资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华街的华人们的募集。陈先生告诉记者,中华街的日益兴旺,应该归功于横滨地区华人们日益加强的团结合作精神。 然而这样的团结,也并不是自中华街成立之日起就开始的。 这一从分裂到团结的历程,47多年前作为留学生孤身一人从台湾来到横滨的陈老先生,或许是最好的见证人。他告诉记者,以前的华侨很自私,老华侨自私,不让新人进入。因为来到异国,本来生存就很困难,他生怕你来了以后,会把他的生存机会抢走。老先生感叹道,他不知道,你来了以后,反而会增加他的力量,他会更有机会来发展。 当年的陈福坡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尽力地帮助这些老华侨,也因此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陈福坡很早就开始在中华街最老的财团法人中华会馆事务所担任工作。例如,华侨不懂厨师要令证明,在日本的卫生法实施之后,这些证明都是陈福坡开讲习会来解决的。他说,过去有的老华侨,连字都不认识,于是他和地方政府交涉,特别给中国人举办特令调理师讲习会。 然而,中华街的分裂不仅仅只是老侨与新侨之间的隔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也导致了来自台湾的华侨与来自大陆的华侨的分裂。 不过,现在中华街的年轻人心中,这些政治上的分歧,显然正在淡化。老先生说,现在的年轻人对政治都没有兴趣,对政治斗争,他们都讨厌。 老先生说,现在大家都好了,慢慢都走向合作了。华侨社会一分裂,经济等各方面就下降,现在慢慢趋向于合作了,所以中华街就恢复了。老先生强调说,和平才能发展啊。 现在,横滨中华街拥有中华街发展会等等多个华人团体,这些组织对这个社区的健康发展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和地方政府、地方民间团体,互相协作,共同促进中华街的发展,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以这次整治为例,这次整治是由“横滨中华街大道环境整备推进会”牵头进行的,该推进会由大约60家中华街上的店铺组成。此时整备卓有成效,中华街上不少店家表示,华人团体功不可没。 团结带来了发展,当分裂结束的时候,人们发现,当年的“抢生意”的同行,现在变成了良性循环的“规模效应”。陈老先生说,自己打击自己,这个最不好,中华街没有这种坏习惯,现在家家客人都满,已经形成了非常好规模效果。 现在来到日本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发展得最好的中国人社区却还是横滨中华街独此一处,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有中华街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地理位置的因素,然而在这些“天时、地利”之后,“人和”,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陈福坡老先生说,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心平气和才能交流,因为交流、互相之间才能够了解,因为了解以后才能够团结、合作,团结合作,才能够发展。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