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十六 求学篇--物色学校

作者:段跃中 文章来源:亦凡公益图书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1 9:02: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留学,求学。到国外的知名高等教育学府深造——这是抱着真诚学习的目的的自
费留学生的最大愿望(这里且不说某些打着“留学”的幌子,留而不学的人)。出
了国门,进了日本语学校,这还与名符其实的“留学”差着十万八千里。要学就要
上大学,读研究生,考博士,对于官费留学生来说,这恐怕算不得什么问题。可换
了我们,却就没那么容易了。

 学校少吗?当然不是。日本的大学很多。据我初步统计,日本全国共有四百七十
二所大学,其中国立九十五所,公立都立县立三十六所,私立三百四十一所,如果
再加上短期大学,夜间大学,函授大学……那就上千了。可是,所有的大学都不会
无条件向你敞开大门。你不光得交得起那笔洋洋可观的学费,关键还在于你首先得
考得上。

 说来也怪,未出国之前我一点儿都没有考虑过,到国外上大学也是要“考”的。
仿佛“考”大学只是中国的事,而外国,只要你手里攥着那一沓学费就可以大摇大
摆地跨进大学了,哪怕是早稻田。可到了日本,我才惊讶地发现,这里也并非事事
处处都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上大学要考试,跟中国没有两样。上不上得了,完全
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

 高考这个字眼在中国意味着一场学习上的艰苦突击,知识,智能和意志的激烈竞
赛。它给人总的感觉是“难”。那么日本呢?一无所知,困惑不安的我,不管到哪
儿逢人就提出这个问题。

 难——几乎每位日本朋友都这么回答我。——你难道不知道吗?美国的大学是好
进不好读(入学极容易,但课程繁多难度又大,不花费相当的功夫毕不了业);而
日本的大学正相反,是好读不好进。其入学考试的难度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尤
其国立大学和一流私立大学,更是非出类拔萃者不能进去。正因为这样,日本的青
少年一到上中学就开始做考大学的准备。到了高中二三年级更不得了,不是请家庭
教师个别辅导,就是课外再上专门的高考补习学校。绝无一人例外,除非你不想上
大学。

 这话不假。我刚进味道园不久,就遇上了几个高中生辞工。问原因,都说再过一
两年就要考大学了,从现在开始得每天去补习学校再上四五个小时的课,包括星期
天和星期六。这种补习学校收费颇高。据说最便宜的,一年也得要个四十几万,快
要接近正式大学一年的学费了。

 那么,我不禁又问,日本的大学有没有比较好考的和比较难考之分呢?

 这种区别当然是有的。他们告诉我,一般说来,国立大学最难考,它实行全国统
一考试。不论你是考国立第一流的东京大学还是考国立最末流的琉球大学,所参加
的考试都是一个。区别只在于录取分数线。这个考试不仅难,而且是两试制(初试
与复试)。尽管如此,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因为国立大学不仅学费比私立大学便宜
得多,而且毕业后能获得较理想的社会职业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至于私立大学则五
花八门。每个学校从其考试内容,范围,难度到日期全是自行一套,互不沾边。象
驰名世界的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这类一流私立大学,其难考程度自然超出一般。
甚至几度考不上庆大,早大的人却能考进国立大学。与此相比,二三流的私立大学
就好考一些。但若不咬牙拼命地学习,温书,想考进去也是够呛。日本当然也有些
私立大学相当好考。但愿意去这种大学的人却不太多。这种学校在社会上没有任何
声誉,毕业文凭一钱不值,学费又往往贵得要命。有人称这种大学为傻子大学,认
为只有脑子笨得象傻子似的人才去上这种大学。另外还有一层意思,为了一张分文
不值的文凭而付出比别人更高昂的学费,这无疑是一个傻子的举动。

是不是越容易考的私立大学学费越贵呢?我又问。

 那倒不见得。他们告诉我,很多难考的私立大学学费照样挺贵。这不光要看你考
什么学校,还要看你选择的是哪门专业。同一所大学里学不同的专业所交的学费不
一样。比如理工科学费就比文科贵。总的说来,在日本学医是最贵的,一年的学费
可以高达几千万。理工科,艺术,法律也都要达到几百万。唯有文科最便宜,几十
万就够了。

 看来象我这样的穷光蛋是唯有读文科这一条路了。那么报考哪所大学呢?国立大
学,一流私立大学,我当然连想都不敢去想了。本来就才疏学浅,再加上语言不能
过关。太差的大学也绝对不去。我交不起,也不想交那么高的学费。再说,本人还
不至于笨到那种程度吧。

 一场关键性的选择摆到我的面前。我要从几百所大学中挑出这样一个大学来:虽
不是第一流,却还比较有名;虽比较有名,但学费又不太贵;并且经过努力,我尚
能考得进去。

 一本又一本介绍日本各所大学的招生情况的书刊被我翻了又翻,读了又读。比来
比去,掂量来掂量去,不是学费太高,就是考试太难;不是太没名气,就是离东京
太远(地理位置不能不考虑)。要选出一个合适的目标来,好难!

 当时在班上跟我一样进行着这种选择的同学并非只我一个。大家碰到一起就进行
各种磋商。台湾同学有钱。他们普遍采取的做法是一下子报考几所甚至十几所大学
,一个一个去考过来,考上哪个上哪个。我们却不能这么做,没钱。报考一所大学
,就要花至少二万五千块的报名费。报五所大学,就得花十二万五千块钱。靠端盘
子生活的我们,哪儿出得起这么高的报名费呀,只能是一锤子买卖。

 这一锤子要砸准了真不容易。我当时几乎决定干脆就报考我们日本语学校从属的
拓殖大学了。这所大学三流以下,不能说完全没有名气。但不知为什么我对这个学
校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反感和轻蔑。也许是因为曾听说,这个大学与台湾的关系密切
,并且是台湾一所有名大学的姐妹学校,或者是因为每天看见一队队膀大腰圆的壮
汉喊着武士道般的口令在广场上操练,总使我联想起“日本宪兵队”来吧。可就是
这个拓大,想报考的人还特多。

 正在举棋不定之时,我接到了保证人安藤先生打来的一个电话。他告诉我,他的
一位老朋友的学生,叫上田,在东洋大学工作。让我到他那里去了解了解东洋大学
的情况。

 在东洋大学文学系教育学科办公室,我见到了这位当事务员的三十岁出头的上田
君。

 “你想知道东洋大学的情况”,上田君那双小而无光的眼睛透过酒瓶般的近视镜
片注视了我几分钟,然后拿出一份印有东洋大学校名的刊物,“可以看看这个,上
边介绍得很清楚。简单说来,东洋大学是个综合性大学,创建一百周年了。它的创
建人,是被称为明治时代三大教育学祖之一的井上丹了博士(另两位是庆应大学的
创建人福泽谕吉和早稻田大学创建人大隈重信)。它最初叫作哲学馆,是以研究哲
学为中心起家的,尤其是研究东方哲学,也就是中国和印度的哲学。‘东洋’这个
校名也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东洋大学的哲学系在日本比较有名。当然,除哲学本
科之外,与哲学有关的宗教学,伦理学,以及汉学,国语学,教育学等也都具有一
定实力。另外,由于这所大学一直是以培养教育人材为主要方向的,所以对基础课
的教育比起其它大学来,要更为重视一些……”

 听着他的介绍,我忽然想起刚进大门时着到的景象:校门入口处一块花岗岩石壁
上刻着四个人的浮雕头像,他们的名字是康德,苏格拉底,孔子和释迦牟尼。原来
东洋大学是把哲学奉为教育思想的先导的,特别是这其中有我们的老祖宗孔老夫子
。顿时,我对这所大学产生了一股无名的亲近感,尽管我并不打算研究哲学。

 “这好?考吗?学费贵不贵?”两个至天重要的问题冲口而出。

 “学费便宜,如果考文学系的话,一年的学费四十三万。其它私立大学哪个也
得要上五六十万吧。”

 太——棒——了!

 “至于说好考不好考,”他用手搔着乱蓬蓬的头发,“这很难说,得看对什么人
来说了。你的英文怎么样?”

 “糟透了。跟完全不会没两样。”

 “那可有点麻烦。你以前没学过吗?”

 “学是学过,可全还给老师了。英文不好又有什么关系,这里又不是美利坚合众
国。我上的是日本的大学,学的是日本的东西。”我竟有些忿忿不平。

 上田咧嘴笑起来:“遗憾的是日本的教育制度极端重视英文。你考哪儿,考什
么专业,都首先看英文。英文不灵,寸步难行呀!”

 完蛋了!

 “你也别发愁,从现在开始抓紧,学会多少算多少嘛。”上田显然是为了打破僵
局:“你的日文怎么样?”

 怎么样,你不是都听见了吗?“当然还不行,才来日本三个月。”

 “才三个月?听你说话,我还以为你都来了一两年了呢。”

 “别逗了。”

 “真的真的,你的读和写怎么样?”

 “不行。”

 “那你可得抓一抓。不然笔试一关过不去。”

 “笔试都有什么内容?”

 “除英文之外,根据所选的专业考试各有不同。比如要考哲学系的话,世界史是
个重点。”

 “如果是国文呢?”

 “重点是日文基础和日本历史。至于口试,那就海阔天空了。”

 “怎么还有口试?”我大惑不解。

 “当然有口试,而且占的分数比例很大。日本的大学考试全有口试,它主要是考
查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敏捷,以及学生的气质。”

 真新鲜!可就算我思维不太迟钝,用日语能稀里哗拉地表达出来吗?

 当这场谈话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决定把自己的一锤子砸在东洋大学上了。不光为
了它的学费便宜。也不光为了它尚有名气,还因为它跟孔老夫子多少有点因缘。至
于考试这关,无论如何也得咬牙拼命闯过去。

 你能想象这场奋斗有多么紧张和艰苦吗?离考试的时间总共只剩三个多月,而我
一天里除了去上学,打工,吃饭,睡觉还能余下多少时间呢?只能靠挤,靠提高效
率。不论是课间十五分钟还是中午午饭时间,不论是在来往的电车上还是在等车的
间隙,不论是在走路还是在上厕所,一分钟都不敢浪费。打开日文,合上英文;捧
起英语,放下日语。日文,英文,文法,单词……一刻不停地在脑子里走马灯,搅
得我日夜不宁。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