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留学事业仍需宽容与扶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22 17:39: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曾几何时,在留学人员头上,笼罩着神圣的光环。他们是被捧上天的精英,更是国家沟通世界、迈向辉煌的重要桥梁。但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快,如今,在某些人的笔下,留学人员竟又成了在海外混不下去、争着回国抢口饭吃的落魄角色。

有人以“何必”为名,在一份国内颇有份量的媒体上抛出一篇《在日人员大量回国现象的背后》的奇文,引起轰动效应。何必先生综观世界经济之衰退,感叹中国日新月异之进步,得出一个“绝妙”的结论:海外留学人员目前正利用中国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的可乘之机,争着回来浑水摸鱼。

何必先生列举了以下证据:第一,中国人到了国外,有个身份识别问题,在外国当外国人,很难融入当地文化,基本上自成体系。言外之意,中国留学人员,想要在外边打出个世界,希望是微乎其微,最后打起行李灰溜溜回国,这是他们的宿命。第二,回国人员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成分都有,并不都是游子报国那么动听。接下去的推断是:回国人员在国外看过大世面,领教过海外的社会正常秩序,因此这批人回来,很可能给国家造成不利的局面。第三,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竞相提高留学壁垒,这说明中国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下,因此,我们需要作深刻的反省。

引发何必先生作此“感慨”的是这样一个契机:今年以来,大批留日学子学成归国,1月份至4月份,使馆开出的相关回国的证明文件超千份,预计全年较之往年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有媒体以“日本涌动华人归国潮,多数游子身在东瀛心在汉”为标题作了报道。何必先生认为这种标题有倾向性、正面报道的气息太浓厚。何必先生的观察问题的切入点并不是说一点没有价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确将留学事业摆在一个高耸入云的位置上,将留学与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联系起来,更将留学生们捧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天才角色。及至近几年出国留学的门槛降低,国人接触外边世界的机会增多,更加上中国人的钱包越来越鼓,终于在某一瞬间留学作为崇高而美妙的神话轰然倒塌。何必先生提出的那些触目惊心的“留学垃圾”现象,也的确存在。但即便如此,从“捧杀”到“棒杀”,从过去的回国是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到何必先生笔下的在国外混不下去回国混饭吃,其转换幅度之大,令人吃惊。但这种将留学事业抹成一团黑的极端做法,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日人员纷纷返国,他们到领馆去开具各种证明文件,这说明他们有一技之长,是获得日本官方和我们国家认可的,我们不敢说他们个个是精英,但决不是什么留学渣子,他们以自己的人生拚搏,能够获得学位,学成归国,这本身就是他们奋斗的成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选择回国,或许没有那种纯粹的报效祖国之崇高理想,但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他们是以平常心作出了选择,他们的的回国,对国家、对社会,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这些受国家认可的人材,怎么会变成了浑水摸鱼的投机者呢?何必先生是在给在日人员抹黑,更是在给整个留学事业抹黑。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广大的留学人员,以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奋斗在异国他乡,他们需要的是热情的掌声和扶持。留学人员的大量归国,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战后的日本包括韩国、台湾等地,当他们的经济逐步腾飞时,大量的海外人员纷纷返回,难道他们也是回去浑水摸鱼吗?事实是,他们带回的国际经验、先进技术等,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海外游子的归国发展,而决不是何必先生那样的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

诚然,现在的留学事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仅仅因为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留学垃圾”而全面否定整个留学事业的形象,这是很不理智的。清末的留学队伍中,甚至也出现过留日三个月学点肥皂制作术回家的“精英分子”,但大浪淘沙,清末的留学事业,奠定了中国近代发展的雏形,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现实。

留学事业仍需宽容与扶持,广大留学人员需要的不是“捧杀”或“棒杀”,而是一份带有平常心的厚爱。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