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1965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85年、1988年分别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博士学位。1992~1999年期间先后在日本通产省财团法人造水促进中心、日本厚生省国立公众卫生院工作。1999年10月任北京大学城市环境系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兼任日本厚生省国立医疗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一
“今天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经历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站在这样的颁奖台上;第一次让我这样光彩夺目……”
1月11日,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之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最想表达的心情就是感谢:“我要感谢北京大学给了我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我们这个团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我刚刚回国的时候就给予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我要感谢我的哥嫂,是他们帮我尽了孝道;我还要感谢我的丈夫,他不仅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家庭主妇,也培养成了一个女科学家……”
胡建英感慨地说:“我回国已经11年了,11年的努力才把我带到这个领奖台。”但她的科研之路显然应该延伸到更早的时候。
1981年,胡建英从宁波慈溪考入华东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当时她是该校环境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她坦言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没什么自信,却误打误撞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高考时考上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还鬼使神差地选择了一个自己觉得不算太枯燥的环境专业:“选择它只是觉得这是个新学科、够新鲜。”多年后回想起来,胡建英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
如果说30年前,胡建英在作出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的时候,只是凭借一种“朦胧”的感觉就走入了环境科学这个领域。那么此后30年的执著认真则是她做事风格的反映,不断积累的成绩是她实力的展示:“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总会有回报,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做下去。”
1992年,胡建英和丈夫一起获得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博士学位,随后她在日本厚生省国立公众卫生院工作了5年。胡建英开始从事饮用水中化学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一经历奠定了胡建英日后的研究方向。1999年回国后,34岁的胡建英受聘在北大任教,开始从事环境污染及生态与健康风险方面的研究,试图通过调研和实验,找到环境污染与生态及健康效应之间的直接关系。
但没想到的是,随后的一段时间胡建英却经历了一段事业的瓶颈期。没有人脉,没有资金,没有学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她甚至连去污水处理厂取样都遭到了拒绝。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给予她坚持下来的基础,她相信自己在环境科学领域能做出一些事情。
二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研表明,人类制造的许多污染物都广泛而持久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比如内分泌干扰物质。类固醇激素是至今为止最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鱼类长期暴露在含低浓度类固醇类激素的环境中,会导致其性别发育出现问题,严重时可引起鱼类性别的转变。可是,在环境中这些物质的含量通常很低,分析检测难度大。而且,通常的毒理研究都只是把生物体短期暴露在高浓度的化学物质中进行观察,而在实际环境中很微量,对生物体的影响需要在食物链中传递、甚至是在很多代生物体之间传递和积累之后才能显现。
胡建英的研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她建立了能够从各种复杂环境水样、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微量污染物的方法,并且围绕食物链传递和母子传递这两个关键过程深入研究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她通过野外调查统计和实验室研究证明,长江野生中华鲟眼睛缺损、躯体畸形是由三苯基锡经过食物链放大、母子传递等一系列复杂的环境生物过程之后导致的。在中国,每年用于农药生产的三苯基锡约为200吨,如果它们持续汇集于水中,将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胡建英的研究建立了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之间的直接联系,指出了三苯基锡污染是导致中华鲟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拯救这种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今,人类生产和消费着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不断被排放到环境中。胡建英说:“我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各种相关的标准和化学品管理方法策略,以保障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胡建英的研究为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技术路线和应用案例,让人类能行之有效地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有的放矢地改善我们的环境,进而拯救野生动物和我们自己。
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给予胡建英的评语是:“胡建英教授在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检测方法开发、环境行为和低剂量长期暴露下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为环境地理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获奖只是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的一方面,其中的很多艰辛只有她们自己才最有体会。获奖后,胡建英在她的个人自述中写道:“科学之路是孤独的,成功后的快乐又是无与伦比的。”孤独源于方向不明确所带来的危机感。“没人可以帮你。你跟着别人走,自然轻松,但那不是你自己的路。”
胡建英说:“除了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外,孩子、兴趣和家庭是促使我继续前行的三大动力。周末我喜欢和女儿一起喝咖啡、逛商场,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和家人分享生活的喜悦和幸福……”
在颁奖典礼后,浙江当地记者和住在慈溪老家的胡建英的二哥胡建贞取得了联系,听说妹妹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事情,他第一句话就是:“哪怕捡上几十万元钱也没这个消息让人开心。”
而在记者联系他之前,胡建贞和父母都没听胡建英讲起过获奖的事情,不过胡建贞说,这样的情况他们都习惯了,因为妹妹从小就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宣扬自己的成绩。“她在北大做教授这么多年,我们村里也只有关系比较好的一些人知道。”胡建贞说,他们家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从小学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后,妹妹就会帮家里做家务。但在学习上很刻苦,一直名列前茅。”
胡建英的丈夫杨敏是她的大学同班同学,在杨敏心目中,胡建英敬业、较真、犀利、有思想、很用心、很努力……“总之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家。”杨敏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经常出差,家里的事情也大多交给妻子来做,“她说的我把她培养成一个家庭主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杨敏笑了。
2011年1月11日,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教授王洁,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王红艳,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杨丹,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姬秋梅,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冰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材料专业教授朱美芳,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机代数专业研究员支丽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专业研究员吴骊珠获得该项大奖。
本届评选是在77个单位推荐的163位有效候选人中进行的。自本届开始,获奖者由原来的5人扩展为10人,港澳地区的女科学家首次纳入评选范围。西部地区女科学家以24.54%的候选率,成为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有力竞争者;候选人中62.58%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本届颁奖活动增加了“获奖女科学家论坛”环节。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0位获奖者分别以“构建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创造随心所欲的智能生活”、“优化细致完善的健康体系”的主题框架,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果。
此奖项也是中国科技界唯一1项用以奖励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女性科技人员的专业奖项,已成功举办了6届评选表彰活动,共计4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段风华 摄影/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