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字眼,很长时间里似乎只针对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而在不知不觉之间,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数字已经超过了中国的出外留学生。 《人民日报》最近报道称,2005年来华留学生数量突破14万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生数量最多、生源国家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而2005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 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出口出现的顺差。留学生的多少是和国家实力息息相关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于外国人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眼下诸多来华留学生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国经济,从而把握个人的发展机遇,这和单纯的文化吸引力是有一定差距的。 说到文化吸引,中国最知名的留学生大概可以从唐朝说起。仰慕中国的文化,日本、朝鲜经常派人来学习,那时的中国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这种情况在1000多年后重现,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考。出去12万人,进来14万人,数字的对比很清楚。有专家认为,这一现象有着永久逆转的趋势。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看,这个论断是有理有据的。大规模的留学生交流,有利于中国认识世界,有利于世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在这个层面上,我们需要把握这种趋势,充分利用教育出口顺差中的文化输出机会。 有人说,当今国际主流价值观,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不是说中国文化没有竞争力,而是因为中国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国际社会并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实情。事实上,那些在中国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外国朋友,都会因为了解到中国实情而对中国的态度有所改观。 眼下,14万外国青年愿意来中国求学,这是中国推销自己、树立形象的好机会。语言或许是障碍,但不是绝对的障碍。尽管国际教育界公认,中文是世界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但是我们同样清楚,中国的经济腾飞给全世界的青年都带来了机会,来华留学生在成本和机遇之间有着清醒的度量。留学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一般的旅游观光只是"文化猎奇",而长时间地接触中国最普通人的生活,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 有了"文化认同",中国自然就有了展示优秀文化成果的机会。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大量引进留学人员,正是推销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有战略眼光。 (本文原载《深圳商报》) |
用留学“顺差”激活文化输出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文部科学省呼吁私立大学退学金返还及分期缴纳措施
日本筑波大学回应美限制 留学生受理计划今秋启动
日本博士生活费支援拟限日本人 留学生将不再受惠
日本主要自行车交通违法罚款金额一览
日本政府拟加强对在留外国人管理 将设立内阁官房新机构统筹对策
特朗普签署文件 或取消哈佛留学生签证
东京新建公寓价格飙升 日本国土交通省将调查外国人投资购房情况
日本千叶县加强对外国籍学生日语在线教学及多语支持
日本警察厅拟收紧外国驾照换日本驾照制度
日本政府拟将物流等三领域纳入特定技能制度
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留学生社区融合项目”
日本文化厅和文部科学省联合扩容“艺术留学课程”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100所高校提供中文和英语的学术辅导和生活咨询
日本法务省实施允许硕士和博士留学生毕业后延长签证至2年以寻找工作
日本宣布增加留学生实习配额,为20万名留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
日本政府敲定“育成就劳制度”运用指针 鼓励外国人才流向地方
日本政府拟将“特定技能”制度新增3个接纳领域 应对人手短缺
日本经济产业省上线“留学生创业支持项目”
京都大学等10所高校试点“跨学科留学课程”
日本国土交通省启动“留学生宿舍扩建计划”
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广“全球短期交换计划”
日本法务省宣布简化语言学校留学签证政策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速“超级全球大学”计划
日本厚生劳动省启动“留学生就业桥梁”项目
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扩容“MEXT奖学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