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前邮政大臣、30多岁开始一直过着轮椅生活的八代英太(右),8月26日在东京会见中国残疾留学生关少波,鼓励他在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多了解一些日本的残疾人福利情况,归国以后为中国残疾人事业作贡献。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日本侨报报道,8月26日,在东京池袋第四次星期日汉语角上,来自中国的两位年轻留学生的发言引起了在场日本人的浓厚兴趣。
“乘电梯时,日本人习惯地排队站在电梯一侧,另一侧空出来留给急行的人。”
“日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细致入微,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发言者之一关少波来自复旦大学,目前在筑波大学留学;而张玉洁则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目前在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他们均通过中国大学和日本大学之间的合作项目于去年10月来日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并将于近期返回中国,继续他们在中国大学的学业。
关少波9岁时因病失去了右腿,但他身残志坚,20岁时考取了复旦大学,去年9月获得日本政府奖学金赴日留学。在星期日汉语角上,他介绍了与日本前邮政大臣、30多岁开始一直过着轮椅生活的八代英太先生的交流感悟,“每个残疾人,都应该能够找到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并为之努力,日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保障已经比较完善,我会将日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认识,带回中国,传达给更多的中国残疾人。”
张玉洁在发言中,向大家介绍了来日一年来她在学习、生活上的各种经历和感悟。从日语听力到论文写作,从上课气氛到上课方法,短期留学生的感触新鲜而真实;从日本人乘电梯的习惯到各种习惯的地区差别,从街道卫生到垃圾分类,短期留学生的体会真切而朴实。
日本侨报社总编辑段跃中先生指出,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到对方国家短期留学的中日两国年轻人数量巨大。这些人是一个特殊、珍贵且未被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群体。段先生说:“在对对方国家存在新鲜感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现两国交流的突破点的。所以我们将组织更多的短期留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短期来日的年轻人思考的火花,十分珍贵。今天的‘星期日汉语角’就是一次尝试。”
从西安交通大学来早稻田大学留学的赵新利参加的是一年半的交换留学项目,他说,刚来日本一年左右时间,是日本的各种事务和现象对自己大脑冲击最大的一年,也是不断思考两国交流方式的一年。他认为,短期留学生有可能从更大程度上促进两国相互交流、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
据介绍,星期日汉语角是由日中交流研究所·日本侨报社创办的,由一个叫做“汉语作文比赛获奖者协会”的组织负责运营,这个组织的成员均是在日本侨报社·日中交流研究所组织的历届“日本人汉语作文大赛”中的获奖者。据了解, “日本人汉语作文大赛”已举办三届,500多日本人参赛。
星期日汉语角自8月5日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四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和在日中国人参加。星期日汉语角活动已得到中日两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中国人聚居区池袋的一个标签,成为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