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节假日,不少希望在日本购买房屋的华人开始相约一起去看房展。本报在走访了一些即将参加房展会的华人购房者后,综合众多参观者的心理,发现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一 蓄势待发型
特点:参加房展会目的明确,有明确的购房意向。这类华人参观者是近期即将买房的准购房者,且多为自住用途,对居住本地房子比较感兴趣,但是缺乏相关市场认知度,迫切需要房屋信息,所以信息相对较全的房展会是必去无疑。
案例:
陈先生:IT公司的工程师,想在东京市中心购置一套住房
“我的收入还不错,因为年底准备结婚所以要买房。以前想在东京市中心买套舒适的房子.可是由于房价的原因,这个想法一直被搁置了。现在准备结婚的话买房子就迫在眉睫了,对于房展我当然都不会错过。其实前一段时间我一直也在看房展,但是没有物色到合适的房子,不是价格太高就是地段不理想。现在我希望能找到满意的房子,实在没有的话也只能先放一放,毕竟是买房子,再急也不能凑合啊。”
二 思考再三型
特点:有买房意向,但是不很明确。这类华人参观者想买房,但不是在近期,要看清市场走势情况下才决定出不出手,部分用于自住,部分已经是用于投资了。他们除了对居住地的房子有意向外,对一些外地房子也有一定兴趣。
案例:
陶女士:大学教授,没有几年就要退休,想在东京郊区购套房子养老
“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房子。但我们有一个女儿,我们的思想也比较传统,希望给女儿留下点不动产。这样,女儿也许不会受到日本丈夫在物质上的欺负。我现在的这套房子想将来留给女儿住,自己和老公就想在东京郊区购置一套房子养老,不需要太大,但是要环境好、交通便利。所以我们会常到房展转转,反正也不是急着买.看看情况再说。”
三 走走看看型
特点:暂时基本没有购房意向、想了解房产市场趋势的居多。这类华人参观者多半是以逛为主,看看房屋市场的近况。一部分对在日本购房有自己的理解,属于坚守观望阵地的“顽固派”;另一部分则缺乏一定的购房条件。
案例:
陆小姐:大学毕业在日本公司就职五年多,目前还没有能力购房,但是想了解目前的市场情况。
“我是从去年开始逛房展的,虽然现在刚工作没几年,还没有很多积蓄,但是以后总是想在日本买房子的,现在开始了解市场动向还是必要的。现在准备逛房展也就是看看,搜集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