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留学 >> 其他 >> 正文

日本对中国人心理抵触使华人移民在日难立足

作者:未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更新:2006-2-25 8:53: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零散模糊的印象已经上升到整个民族心理的层次,这种“中国观”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影响到日本人的判断

  一位34岁的母亲,用家里的菜刀将她接送上学的两名邻居家的小孩砍死。这样的血案甚至不用铺天盖地的报道,就已经家喻户晓。但当我问到日本同学对这件事的看法时,让我略感惊讶的是,他们强调的不是这个叫郑永善的女子对两个幼童连砍数十刀的血腥与残暴,而是这位“中国母亲”不能融入日本社会的悲哀。

  外来移民立足难

  我翻看报纸对这个案件的报道,里面说郑永善曾经担心,“因国籍等问题,女儿在幼儿园会不会和大家难相处”,也经常有人看到母女两人默默呆立在幼儿园院子里的场景。不能融入周围环境的孤独感是每一个来到陌生社会的人都会遇到的,但是这种孤独和寂寞导致心理扭曲到要拿起屠刀,也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事例。

  根据笔者到日本这几年学习生活的体会来看,郑永善缺乏融入日本社会的能力是问题的一方面,但是日本社会不具备外来移民融入的良好环境也是不争的事实。

  记得去年联合国的一位人权专家专门到日本考察,结果得出日本对于国内少数族裔的歧视非常严重的结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造成了比较封闭的国民性格,加之日本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也使日本人比较担心外来移民分本国人一杯羹。这导致日本移民文化不成熟,对外国人比较挑剔苛刻,日本人也“厌恶”不符合日本人标准的外国人。反映到日本的国家政策和法律上,就是对于外来移民的限制很多。

  因此,你在日本求学、打工,没有问题,但你想在日本获得成功,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取得一定地位,则非常难。很多中国人到了美国,学成之后自己创业,甚至不乏创立世界级企业的,当选议员、州长、联邦部长的华人也逐渐增多,但是这些情况在日本则很少耳闻,换句话说,如果抱着“美国梦”一样的目的东渡扶桑,则同样的“日本梦”很难圆。

  日本的“中国观”

  郑永善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是一个个案。但是日本媒体报道这个案件时对于“中国籍女子”的强调,让我想起几年前的“福冈灭门案”。当时几个中国留学生,为了钱把福冈的一家四口给杀害,那时电视报纸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在报道这件事,让中国人的在日本人中的形象一落千丈。这一次,几乎所有的日本媒体提到嫌犯时都是她的中国名字郑永善,包括上面提到的她难以融入日本社会的媒体报道也是有意无意地强调她的中国背景。实际上她嫁到日本已经有6年多,也有日本名字叫谷口充惠。甚至还有日本记者跑到她在中国黑龙江的老家,尽管她的父母哥嫂早已迁走,那里已经久无人居,但是日本记者还是详细地描述了农村雪后泥泞难走的道路和郑家快要坍塌的土墙。日本媒体这样的报道给人什么样的暗示呢?

  我结识的一位在日本大学任教的中国老师对我说,在日本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找一些不同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的日本人,这些人从未去过中国,不懂汉语,没有中国朋友,也不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然后请这些人根据他们从新闻媒体、图书资料、民间传说、亲朋好友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加上自己的印象,谈谈自己对中国人的看法。结果发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基本看法,也是两个字,那就是“蔑视”。因为这些日本人从上述资料里看到的中国人都可以用狡猾、散漫、懒惰、肮脏这些字眼来形容。

  平时跟日本人交往,很友好,很热情,不存在谁蔑视谁的问题,懂礼貌的日本人也不会故意让你难堪。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零散模糊的印象已经上升到整个民族心理的层次,这就很难改变了,而且这种“中国观”,会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影响到日本人的判断。现在,两国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政治关系陷入了低谷,日本人对于中国的观感恐怕又要添加一些负面的因素。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曾在加油站看到过这样的通告,说是近来因中国进口石油大量增加,所以油价涨了。他说,不论什么事,日本人准是一定要找中国来背黑锅。我觉得事情不会变得这么极端,是非曲直总有一个公断,但是看到日本媒体对于中国女子杀童案一遍又一遍“全方位”地报道,我的心又不禁向下沉了一些。【作者】陈实(日本) 

     国际先驱导报    2006年02月24日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留学:

  • 下一篇留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留学生省钱小技能解析

    中国研修生在日境况牛马不如

    去日本留学: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盘点日本留学之必带物品

    申请日本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申请日本留学误区解析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