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留学 >> 其他 >> 正文
在中文报纸上打广告 日本侦探业者瞄上华人市场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在日本,侦探业已成为一种普通职业。然而对绝大多数在日华人来说,侦探还是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事物。6月2日,日本《侦探业业务法案》在参议院正式通过,与此同时,日本不少侦探业者已经瞄上了在日华人这个市场,开始招募中国人从业员,在中文报纸上做广告宣传。

  李先生已加入日本国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在东京都新宿区的一家侦探社供职。半年前,那家侦探社要他帮助寻找一名中国人,他接受委托后3天就把人找到了,那次李先生就轻松地得到5万日元酬金。

  后来,侦探社又找过李先生两次,他都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他向侦探社建议,不如联手干。李先生除了接手和中国人有关的业务,还在中国人里做宣传,让在日华人有什么调查事件都来找他。

  李先生告诉记者,日本侦探业由来已久,不算什么神秘行业,更不是违法行业。早在1975年就成立了日本调查机关联盟,1988年社团法人日本调查业协会宣告成立。目前,全日本有600余家侦探事务所在该协会登记,仅东京地区就达72家。不否认有不少违法业者存在。日本的私人侦探社良莠不齐,既有遵守法律,以诚心和信誉做保证兢兢业业工作的公司,也不乏以非法手段进行活动者,有的甚至是由黑社会参与的,但多数在日本调查业协会登记的侦探社是守法的。

  所以找侦探社,绝不能仅在报纸广告上随便找一家,一定要确认该侦探社是否在(社)日本调查业协会登记。因为,(社)日本调查业协会是日本国家公安委员会许可的,在那里登记过的侦探社相对来说不会乱来。近期,有的中文报纸也开始刊登侦探社的广告,仅从广告上看,许多广告仅留下一个手机号码,连事务所地址都没有,这些侦探社的资质令人质疑。

  从调查业务上来讲也并非侦探社什么都能调查。以为了防止发生纠纷、保障安全等为目的,只要不违反他人的隐私权是可以调查的,例如,夫妇或情侣一方的不贞行为、身份调查、结婚调查、家人出走调查、家庭暴力调查、窃听/偷拍调查、信用调查、企业调查、证据收集等。

  “正规的侦探社都是明码标价。”李先生介绍,比较规范的侦探社的价格都差不多:行为调查,4万日元/每小时,调查内容是夫妇一方的不贞行为,交友等;出走人调查,6万日元/每日;窃听器/偷拍装置调查,一室套间4万日元;个人资产调查,25万日元;骚扰事件调查,10万日元起价;人物、建筑物等摄影,1万日元/件;工作、家庭情况调查,10万日元起价;个人收入、纳税等各种数据调查,5万至20万日元。

  “一般来说,调查夫妇一方是否有不贞行为是侦探社的主要业务,约占业务总量的15%至20%;关于离婚赔偿金、财产划分的调查约占总业务的15%;结婚对象、恋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也占很大比例。”

  李先生说:“在日华人的案子还很少,目前来看多是关于离婚赔偿金的咨询和调查。有的在日华人女性和日本男性结婚后并不快乐,在取得国籍或永住资格后就希望能离婚,重新生活。这时她们希望离婚后能获得一笔‘慰谢金’或养育费,就想办法看是否能抓住丈夫一些‘把柄’。”

  李先生还透露,“目前仅靠侦探业还不能维持生计,因为在日华人委托的案件还是很有限。如果一个月能接两件大案子,那就可以做专职侦探员了。”(记者 孙辉)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中国宫廷料理春节传递中国美食文华 一解华侨华人乡愁
在日华侨华人学子齐聚“云上” “新模式”庆祝祖国生日快乐欢度中秋佳节
在日华侨华人学子齐聚“云上” “新模式”庆祝祖国生日快乐欢度中秋佳节
日本疫情阻断派遣职员生路 在日打零工华人叹生存难
日本华侨华人纪念《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
日本新华侨报网:日本将发放疫情补助金 华人用法多样
日本华人老板给自家公司打工被捕?涉违反签证条件
日本新华侨报网:日本将发放疫情补助金 华人用法多样
日本《中文导报》:日本启动紧急事态下的华人百态
日本华人担心当地医疗瘫痪 吁同胞少出门多沟通
日本4万华人被遣返,失去了国籍,还能回国吗?
日本华人担心当地医疗瘫痪 吁同胞少出门多沟通
日本新增餐饮技能考试招外劳 为何难激发华人热情?
日本的华人还想回到中国生活吗?当地华人的话出乎意料!
日本华人怎么了?突然掀起回国热潮,真实原因令人深思
日本法务省:在日华人可统计人口逾96万
定居在日本的华人会后悔吗?看到他们的答案后,让人意外
日本入国管理局提醒在日华人:警惕诈骗电话
日本拟于明年10月上调消费税 华人表示生活将受影响
日本优待高学历人才 让华人博士倾向于留日发展
日本优待高学历人才 让华人博士倾向于留日发展
华媒:日本将实施民宿新法 华人纷纷卖房撤退
日本拟大幅减免大学学费 在日华人家庭或可受益
华媒:日本将实施民宿新法 华人纷纷卖房撤退
规则意识淡薄 近年华人在日本触法事件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