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60万在日华人生活素描
老华人愁家业没人继承 新华人想风光不太容易
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日本召开,这是在日华人彰显实力的一个好机会。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在日本生活的华人众多。
国内曾有不少针对在日华人个别群体的报道,但从整体上报道还不多。华人最早什么时候来到日本?目前他们总数有多少?在日本过得怎么样?他们有什么苦恼和希望?本文接受采访的是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曾德深。
在日华人近60万
记者:在日华人到底有多少?
曾德深(以下简称曾):根据日本法务省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在日本登记在册的来自大陆的中国人有519561人,如果加上非法逗留的,估计在日华人近60万。
记者:与别的国家侨民相比,是多是少?
曾:还是根据日本法务省的统计,2005年在日最多的外国侨民是韩侨朝侨,总计598687人,占在日外国人的29.8%。其次是华人,占在日外国人的25.8%。从30多年的统计结果变化看,在日韩侨朝侨人数呈减少趋势,在日华人人数呈增加趋势,估计近一两年,在日华侨人数可能超过韩侨朝侨人数。
记者:最早的老华侨是什么时候来到日本的?
曾:华侨来日本是在江户时代末期。1871年缔结了《中日修好条约》,中国人被允许在日本居住和从事贸易以及其他行业。在日本定居华人数量开始增加,1930年达到3万人。
记者:在日华侨中,老华人和新华人各占多少?
曾:老华人大约5万人,新华人大约55万人。新华人主要是1982年以后增加的。
新老华人各有烦心事
记者:老华人还是从事餐饮业的人多吗?
曾:老华人从事餐饮业有历史原因。第一代在日华侨只能从事餐饮业,因为日本企业不雇用中国人。我1963年从日本大学毕业,学理工科的,当时中日两国邦交没有正常化,就业很困难,找不到工作,只好回来帮助父母从事餐饮业。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就是这样。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经济交往增多,日本企业需要懂中文的人才,开始聘用华人子女。华人子女只要有能力和才干,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从此,华人子女从事餐饮业的人越来越少。最近一些老华人为没有子女继承家业而伤脑筋。
记者:新华人在日本从事什么职业?
曾:新华人的知识层次较高,例如当教授的有2500多人,虽然占在日中国人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却占在日外国人教授8000多人的30%还多。
记者:新华人是不是很风光?
曾:在日本这个经济成熟、竞争激烈的社会,新华人极少有人风光。即使是知识阶层的新华人,也不能说过得风光。做媒体的,无论是做报纸还是做电视的,华人受众有限,况且还有同行竞争,市场有限,收入也有限。做IT业的,且不说存在中国同行的竞争,首先面临的是拥有强大资本实力、技术实力和强大市场网络的日本企业,要想高出一筹,无论是时间和精力,需要更多的付出。
做教授的新华人有不少,在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所,要想有立足之地,就要用创新的研究和欧美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杂志论文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担心下一代忘记母语
记者:新华人有什么伤脑筋的问题?
曾:在新华人中,年龄20岁到40岁的最多。这些新华人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孩子教育是新华人最伤脑筋的事情,具体而言就是,怎样解决他们的华文教育问题。现在,从5岁到15岁的在日华人子女有2.5万多人。但日本现在只有5所全日制的华文学校,就读的学生只有2000人,接受华文教育的设施和机会很少。新华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到母语,或者忘得一干二净。
记者:中华学校不能加快发展吗?
曾: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创立100多年了,具有法人资格,但不受日本政府教育方面的指导,日本政府也就不承认中华学校是正规义务教育学校,只视为类似语言学校的特殊学校。只有东京、神奈川县和关西等地区的部分学校承认中华学校的毕业资格。由于种种原因,中华学校的发展遇到许多困难。
中日关系对华人影响大
记者: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在日华人的生存状态?
曾:首先是经济因素。因为生活在日本,日本经济形势不好,受到的影响最大,前些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在日华人经济也受到冲击。中国经济因素对华人也有影响,如日本提高进口中国食品检查标准,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我的餐馆做烤鸭原来是从北京进口鸭子,现在只能从加拿大进口鸭子。
其次是政治因素。从两方面来说,日本国内政治因素对华人影响不大,中日关系的政治因素对华人的影响较大。我们希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对在日华人有利,对中日两国有利,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有利。(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