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留学 >> 其他 >> 正文

昔日留日学生教日本人在中国做生意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更新:2005-4-4 18:21: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中日之间政冷经热的关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然而在经济关系很热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日本企业不够了解中国的情况,这导致了很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都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本名为《使中国人更具活力的人才管理》的书在日本非常畅销,并且成为了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的必读书。而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日本的中国通,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上海人张晟,他的管理思想在改变着日本企业在华的管理方式,而他的秘诀就是让日本人了解中国。 
 
  精彩摘编

  张晟这样理解中国员工

  张晟的新书《使中国人更具活力的人才管理》在日本出版后非常畅销,以下是本书的精彩节选。

  1中国人接受不了人格否定

  对于中国人来说,被“人格否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批评应该局限于“工作否定”。部下做错事情时,绝对不能说出“你这个混蛋”这种话。而应该说,“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2中国人更想自己办企业

  现在的中国是商人之国,特别是在上海,连打招呼都说,“现在做什么生意?”而在日本一般是说,“最近做什么工作?”在中国人看来,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的人,很可能已经从职员变成老板了。

  因此应该说做“生意”。中国人所说的生意,不是事业而是买卖。比起日本人一生满足于做职员,中国人更想自己办企业。不少人白天上班,晚上就做自己的副业。

  面试中国人的时候,问到将来的梦想,大多数人会说要独立办企业,在日本这种人会被认为不稳定而遭到拒用,但在中国这真的是很普通的想法。

  3中国员工喜欢上司承担责任

  中国人最喜欢的上司是那种“责任我来背,你放手去干”的人。反过来,倾向于推卸责任的上司则不被欢迎。本来中国就是一个“扣分主义”的国度,自己承担责任的人很少,因此能够负起责任的上司非常能够鼓动部下的积极性。(施平编译)

  1 他曾经退过学

  1987年6月,原本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的大二学生张晟突然要退学,这一决定让他的老师、同学甚至父母都感到不可思议,但张晟的理由非常简单: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他不喜欢理工科。

  离开了交大分校之后,张晟很清楚要想改变人生命运只有出国一途,回到高中再考大学不太现实,9月份他离开上海东渡日本,首先学习语言。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活非常苦,除了读书之外,每天要打七个小时的工。他一边打工,一边报考学校,经过两年多的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他最后被日本著名私立学府庆应义塾大学录取,主修经济学,实现了学习文科的梦想。

  2 他曾烫伤但很坚韧

  就在应考庆应大学前的一个月,他在打工时被开水大面积烫伤,胸部以下至今还留有伤疤。在许多人看来,这次意外可能会终结他的留学梦,但张晟以异常的坚毅和乐观精神将这一切承受了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烫伤之后的张晟乐观的看待发生的一切,感到自己虽然承受着伤痛,但由于有保险赔付,可以在医院里准备功课,而不用打工的那七个小时也可以用来准备功课,另外躺在病床上还能和医生、护士交流日语也是一大学习机会,平时打工根本就没多少说日语的机会。正是这种乐观精神让他战胜了病痛终于被庆应大学录取,而且他所学的专业闻名全日本。这所学校还出过不少著名政治家,前任首相桥本、现任首相小泉都是他的校友。

  3 他坚持做自己的事

  在日本打工的日子很苦,而且对中国人来说一般只能做一些粗活。不过在张晟看来要做好必须有一股熬劲,多年的媳妇也能熬成婆。因此在日本打工期间,张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家咖啡店工作,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三年之后他成了这家咖啡店的店长。在这家店里工作的日本人,中国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张晟坚持了下来,最终也升了上去。

  1995年,张晟从庆应大学毕业,由于庆应大学的经济学部在日本排名前列,因此庆应大学经济学部的毕业生“销路”很好,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他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进了全球500强的大企业。但在这个时候,张晟又作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加盟尤妮佳株式会社,这家公司虽说在日本也相当有名,但和其他录用他的几家500强企业相比规模相对较小,而且经营的产品是妇女卫生用品,这份工作在男士看来有些“说不出口”。但张晟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公司马上能派他回到中国,回到上海,让他在自己的家乡打拼天下。

  1996年,张晟作为尤妮佳公司在中国地区的营销负责人被派往上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张晟将公司旗下品牌提升为全国妇女卫生用品的最著名品牌之一,他的部下也从初创期十几个人扩展到数百多人。不少部下成为许多在华日资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营销人才。

  4 他选了个特别的行当

  虽然张晟帮助尤妮佳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在华投资并且产品在中国打市场的日资企业成功的并不多。对此,张晟认为日本人并不了解中国,并不了解中国人的真实想法。2003年,张晟又做出了一个让公司老板,同事,客户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都感意外的决定,放弃了公司给他的百万年薪,毅然辞职创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他又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新事业,专门为那些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企业提供在制订经营战略,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培养中日双方员工方面的咨询及培训服务。

  公司成立才一年多,他的客户中包括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日资商社,以及食品,日用品,家电等著名日资企业,日本的4大报纸之一的《朝日新闻》也对他的相关经历进行了报道,日本相关的财经专业杂志及报纸也连续在主要版面介绍他的营销思想及在人才管理方面的见解。

  5 他说自己是个“知日派”

  以前,日资企业在中国不成功往往都会归咎于中国太复杂,中国人喜欢跳槽也让他们觉得中国员工难管理。但在张晟看来,日资企业的失败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反省,日本与中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因此当日本人把他们的那一套东西强加给中国人的时候必然会碰到困难。

  日本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而中国传统上讲也是农耕文化,但是清朝入关以及后来的鸦片战争都带来了一些游牧文化的因素,所以中国文化比较多元。日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日本员工在管理上倾向于终身制,对企业的依存心理比较重,而在游牧文化冲击下的中国员工则相对比较独立,依靠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所以有时容易跳槽。

  另外,中日之间,中国的地区之间由于人均GDP有很大的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日本企业要想在中国获得成功必须了解中国,适应中国的情况。中国员工要在日资企业里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同样需要了解日本。

  他的日语新书《使中国人更具活力的人才管理》就是为了让日本人了解现在的中国,同时也告诉日资企业,你可以把大笔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带到中国,但是人才必须在中国国内挖掘与培养,只有在中国员工的管理与培养方面取得成功,日资企业才能长期立足于中国并取得发展,此书在日本出版之后非常畅销。

  无论在日本还是国内他除了日常的咨询顾问工作以外,还频繁的出席各种大型演讲活动,因此不论是在日资企业工作还是著书立说,张晟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文化的诠释者,让日本人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更了解日本。张晟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日文化的诠释者,那么自己一定要是一个知日派,而非一个亲日派。王兴栋国际周刊专稿(来源:新闻晚报)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留学:

  • 下一篇留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留学生省钱小技能解析

    中国研修生在日境况牛马不如

    去日本留学: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盘点日本留学之必带物品

    申请日本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申请日本留学误区解析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