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留学 >> 华人生活 >> 正文
“在日华人团体”忧思录

一个号称囊括在日华侨华人各路精英、自诩“谱写了在日华侨华人历史新篇章”的在日“最大华人团体”,在其“形象工程”最基本的一环──宣传册内,错误百出,惨不忍“读”。这种粗制滥造、自毁形象的作法,令众多在日华人大跌眼镜、拍案而起,进而大喝一声:“要长华侨华人的脸,先要爱护自己的脸”。(刘林《小事情有时更重要——对“日本新华侨华人会”的批评》。载《日本新华侨报》第179期,2004年6月18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华人团体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华人社会年年扩容﹑迅猛成长。广大旅日华人迫切希望打破零碎的分隔局面,改变一片散沙的尴尬现状,并渴盼发出作为团队强有力的声音。可以说,这种背景奠定了华人团体茁壮成长的良好基石。

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这里,笔者不否认有一些华人团体是在扎扎实实地开展运作,并在华人圈内赢得了一定的口碑。但更主流的场景是——各类名目繁多的所谓华人团体满天飞,如舞台上戏子走马灯似地变换。成立之日,轰轰烈烈,气壮如牛,说什么要代表在日华人的根本利益,说什么要成为沟通中日两国交流的金桥。但转眼间顿成一片烟云,偶尔国内出了政治大事、盛事,这些团体突然会象幽灵般冒一冒,给报纸发个传真,发表一下主张等等。此时此刻,旅日的小老百姓们如梦方醒──“原来这个团体还活着!”台下的人,早已看得累了,面对这样的黑色幽默,除了一笑置之,除了权当一片饭后笑料,还能做点什么呢?

但台上的人兴致好得很。国内对社会团体的管理还有个法规,对经费开支、办公地点、活动状况等都有审核。日本是个自由社会,自由有自由的好处,大鸣、大放、大吹、大侃,一切随心所欲。于是乎,扛着为旅日华人服务的大旗,贴上为中日交流效劳的招牌,拉起几条枪,甩出几张牌,开市大吉,各位精英好汉对号入座,皆大欢喜弄个会长、理事当当,如此“崇高”的事业,博得国家喝采,赢得国内同仁羡慕,实在是流光添彩。

到头来,这项无本的生意经越来越红火,华人团体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一片糊涂帐。只可怜那些普普通通的在日华人,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有那么多的“娘家人”在台上四处招摇,而他们苦思冥想,也想不出这些所谓“娘家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成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团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批抛弃私心杂念、有献身精神的志愿者,更需要一个漫长的为广大在日华人接受和认可的合法性过程。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需要热情、智慧和付出。显而易见,现在台上的那批“娘家人”,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精神。在日华人团体之怪现状,表明在日华人社会迈向成熟,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留学: 没有了

  • 下一篇留学: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华人成日本第一大外国人族群人数为64万8980人
    日本小山市教委聘请能讲中文的教师辅导华人儿童
    在日华人已成为日本第一大外国人族群
    日本佐贺县医疗翻译成难题 华人积极担当支援者
    日本神奈县华人可根据中文病历表到日本医院就诊
    日本山梨县开设用中文等多种语言介绍升学信息的网站
    日本大阪团体开设儿童课堂支援华人儿童学习
    中国留日讲师池睿的死因是饮入海水后窒息死亡
    方便在日华人静冈县制作中文版本的县内美食指南
    日本面向在日华人留学生的服务行业渐成体系
    扬州厨师活跃日本厨艺界 连开6家店
    日本华媒发表第13届“华人学术奖”获奖名单
    日本埼玉市为了方便在日华人引进中文报警系统
    在日华人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
    日本举行在日中国人问题研究会
    不少日本企业看中在日华人这块广阔市场
    在日华人将美容医院开进东京银座
    在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就学生人数已突破60万
    为华人观众日本各大电视台开始导入中日文翻译系统
    日本高田市为在日华人制作了中文版“生活手册”
    旅日华侨代表出席第六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
    在日华人男性发薪一周前钱包里的余额为592元人民币
    中国川菜大师在日本
    日本两家华人社团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在日本华人策划承办第30届“亚洲国际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