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每年三四月份是赴日外国学生报到入学的时候,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年轻人。初来乍到,他们一般都要去校外租房,因为学校的学生寮(宿舍)很少且难以申请。在日本租房,一开始要准备的钱数额不小。除了当月房租,还要给房东礼金和押金。在东京、大阪等城市,1LDK(一室一厨一卫)约20多平米的小房子,月租起码要七八万日元(约4200元至4800元人民币)。
几天前,《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某国立大学留学生新生住宿统计表上看到,不少中国学生早已在学校周边租下房子,还有将近1/3的住宿是“自持”——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名留学生买下的是日本当下最受欢迎的超高层公寓的一间:90多平米,采光很好。就算日本房地产不景气,这样的公寓至少也要500万元人民币。此外,有些中国留学生开奥迪新车上学。
一名送女儿入学的母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来自上海,在日本花费将近300万元人民币给女儿买了间公寓房。“我觉得日本房租挺高,租房不划算。自己买下来一间,将来我们来日本看女儿时就不用住酒店了。女儿毕业后这个房子可以租出去或者卖掉。”她说。
新一批中国留学生的“财力”让记者吃惊,他们和以往两波赴日留学潮中的中国学生的生活条件有天壤之别。上世纪80年代末,来日本留学的中国人根本住不起1LDK的公寓,多是合租群居。本世纪初,在日本独自租下1LDK的中国留学生依然不多,很多人拼命申请学生宿舍或租住破旧公寓房。在出行上,很多人稳定下来后才会买辆二手车。
这些年轻人的主意也很“正”。当记者问他们在日本的规划时,每个人的回答都不相同,而且大多数人的眼光不局限于日本。这和以前留学的人“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维差别很大。“我这个专业,全世界最好的实验室和实习地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我打算博士阶段争取到那边深造。”一名理工科专业留学生对记者说。
“我学的食品加工,未来我会回国发展。目前的小目标是就我国还未制定的食品行业的一些细则标准试着自己作出建议方案,借鉴日本一些经验也结合我国的实际,相信一定能填补一些空白。”一名女留学生说:“博士毕业后就回国创立自己的公司。”
打工、攒钱,餐馆、工厂遍布他们的身影,这是过去中国在日留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是那些上世纪80年代来日本的人,最开心的是过年带着钱和中国没有的家电回国。那拨人见识到当时远比中国繁华的日本,从骨子里佩服日本,甚至认定中国未来赶不上日本,在日本遇到各种不公也多采取忍耐的态度。但如今的中国留学生不同。
他们明显更加自由、独立且有经济头脑。他们不再总去餐馆、超市、书店和工厂等从事体力劳动的场所,而是依托国内巨大的消费力做代购,或者干脆自己开店。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哈日,而是积极依法争取自己的权益。之前日本某连锁酒店在客房放置否认南京大屠杀书籍事件发生后,他们迅速到日本国会前集会抗议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