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留学 >> 华人生活 >> 正文

我的日本避难所生活

作者:李淼  来源:大家专栏   更新:2016-4-26 12:25:5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作者:李淼(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凤凰卫视驻日本首席记者。)


抵达熊本,是从佐贺辗转过去的,因为熊本机场已经因为地震而关闭。4月16日,凌晨1点25分,熊本发生里氏6.5级地震,按照日本的标准,震度为7。一个不眠之夜后,我们到了熊本,立刻感受到一波一波的余震。准确地说,采访组的车还没进入熊本,在福冈一带,我们就已经体验了几次余震。在一个不知名的田园风光的小村庄,当地的防灾广播,正大音量地、一遍又一遍地广播着:“地震紧急快报,地震即将发生,请注意安全。”


在震中益城町,就是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景象:地表巨大的裂缝,寸段的桥梁,倒塌的房屋突兀地横在马路中间,寺庙神社只剩下屋檐,散乱在地上的煤气罐。地震专家说,在日本地震勘测史上,第一次出现同一个地点,接连两次被震度7袭击的情形,而震源在波状变化,这是地震史上的未知领域。截至25日,余震已经超过900次。



然而,这样大的一次地震,除了益城町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在熊本市,虽有大量房屋倒塌,但受灾规模远远低于笔者想象。截至4月25日,熊本因地震遇难的人数为36人。这和日本人强烈的防灾意识、建筑防震功能密切相关。


做完了午夜最后一次直播连线,余震太多,在不影响灾民的前提下,有生第一次体验了日本的避难所。那是一个小学的体育馆,老人很多,人人表情疲惫,但出乎想象,所有人都很安静,并不嘈杂,偶尔有人小声交谈。


“这儿都是剩下的,你们随便用”,一位衣服上印着“自主防灾俱乐部”的老爷爷——那是地区居民自动组成的志愿者组织,指着地上的硬板纸给我们看。没费什么功夫,我就用准备好的胶带粘好了一张硬板纸,是啊,在灾区,不用睡在水泥地上,已经算奢侈。



那是4月16日的夜里,震度5以上的余震发生了4次,手机响起紧急地震快报,余震夹杂着建筑物瑟瑟摇晃的响声,黑暗中有人不停喊:“好可怕,好可怕啊!” 我找到一个门边空着的风口,铺下了我的硬板纸,又冷、余震又多,根本睡不着。


避难所里的收音机一直开着,播音员用低沉的声音不停地更新着灾情。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半夜一直直挺挺地坐在窗前,早晨起来,看到他还保持着那个姿势坐着。一位老奶奶,半夜起来,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地祈祷,不知是不是遭遇了失去亲人的不幸。避难所外面露天的水泥地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婴儿,在寒风中无助地走来走去,我看见她瑟瑟发抖,这么冷,但“怕在里面,婴儿哭闹会影响到别人”。



半夜,那位自主防灾俱乐部的老爷爷走进来,大声宣布厕所的使用方法——没有水,每个人要自己提水桶打雨水来冲洗,老爷爷问,都听明白了吗?灾民们大声回应,明白了,没有人有异议。老爷爷看起来也很疲惫,后来才知道,他已经两天没睡觉了,“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啊”。


避难所厕所的干净程度让人震惊。几只拖鞋,整齐地摆在入口处,虽然要一桶一桶打水来冲洗,但没有异味,没有污秽物,人人都按照规定,先自己打水放到水箱里。而水桶里的水,一直都是满的,不知道是什么好心人,在不停地从游泳池里运过来。


凌晨,我起来准备连线的时候,已经有差不多十几位当地的老奶奶,同样身穿“自主防灾俱乐部”的制服,在外面准备给灾民分发早餐了。“4升米都是我们自己凑的,早晨5点开始,做了200多个饭团。”“市里没有救援物资来吗?”“没有,这时候只能靠我们自己啊。”老奶奶拿了热饭团,非要塞给我,但我坚决拒绝了,因为媒体人不是灾民,是不能拿救援物资的。


虽然现在已有大量的救援物资涌向灾区,甚至有些避难所因为食物过期不得不扔掉大量饭团、面包,但实际上,在4月16日、17日,其实很多避难所,都没有水、没有食物。



“我们的储备水已经用掉一半,政府的物资什么时候运到,还根本不知道”——在熊本市五福小学,16日傍晚,校长莲本恒知,声音沙哑地对我说。看样子,他已经很久没休息了,“但我相信,政府是不会不管灾民的”,他又加了一句。同样也是灾民的小学的家长们,自动组成志愿者,正忙着把饭菜发放给灾民。“我排队排了很久,但只拿到了这么一点点食物”,一位妇女失望地说,“但没办法,现在情况如此,每个人都得忍受”。


住在避难所的第二晚,我看到老奶奶们在切面包,原来是政府物资到了,不过只有250个面包,完全不够1000人食用。于是,他们只能把每片面包切成5块,每人只能分得一块而已。看到那一幕,就更加痛切地感到,政府呼吁民众每人要准备3天防灾食物,真的很重要。



而规模大的避难所,因为受到媒体关注,情形就好得多,大量物资从全国各地运来。益城町的综合体育馆,容纳了至少1500名灾民,物资堆成小山,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分发。到了发放晚餐的时间,有沙拉、意粉、炒面、饭团,种类丰富,近千名灾民排队,队伍拐了好几个弯,但没人吵闹、喧哗、插队,都很安静。一位坐轮椅的女子,不能去排队,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有个不相识的男子飞奔过来,塞给她一盒三明治,我看见,那女子感动得快哭了。


“虽然睡在这里全身酸痛,但总比露宿街头好”,一位91岁的老人无奈地说。不远处,红十字会的医疗小组,正为灾民提供咨询。一位员工正在仔细地低头整理灾民的病历,手写的假名排列,“虽然只是临时的,但万一哪位灾民,还会第二次来咨询,有了病历记载,我们就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方案”。


避难所门口,停着两辆救护车,随时待命。远处,是从大分县开来的药剂师志愿者的卡车,灾民们需要的药物,他们就在那儿直接给开药,不需要医疗保险证,只要报上姓名,药物全部免费。“道路断了,很多药送不过来,现在很多药都不够用”,药剂师焦急地说。卡车的门上,贴着详细的联络事项和规则。



在益城町,遇到一组爱知县的救援队。他们在一栋倒塌的房子前停下,突然撑开了毛毯,我赶快叫摄影师开机,以为会有生还者,这时候一位警察告诉我:“这里已经搜过了,没有生存者,用毛毯,是为了清理瓦砾时,不让灰尘溅到马路上。”


想起电视里看到的那个画面,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在14日地震发生6小时后获救的画面:搜救人员用毛毯小心翼翼地包住婴儿,经过几个人把婴儿递出来,这边接的医疗人员,也是双手捧着一块白色的毛巾,更加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在现场,我看到,无论是自卫队员递饭团给灾民,还是志愿者送水给灾民,就算在灾害过后的非常时期,也一定都是双手递过,无论对方是普通人,还是灾民,亦或是官员,每个人都是同样被尊重的。这就是灾民的尊严。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留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留学:

  • 下一篇留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留学生省钱小技能解析

    中国研修生在日境况牛马不如

    去日本留学: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盘点日本留学之必带物品

    申请日本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申请日本留学误区解析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