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
清末民初的女留学生
随着清末民初留学热潮的涌现,一些年轻女性也投身这股热潮中,因为经费以及语言的诸多因素,留日女学生在规模和数量上也大大强于留美女学生。
留日女学生最初是“伴读”
最初留学日本的女子,都是以“伴读”的身份出现——被封建礼教束缚了几千年的年轻女性随父兄、丈夫离家东渡,来到日本。她们并无明清的留学目的,随着父兄、丈夫学成,便一同归国。
不过,此后到日本的中国女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日本有关人士的注意,1899年建校的实践女学校校长下田歌子,热衷于中国留学生教育,当时的中国女留学生大都就读于实践女校。1904年,秋瑾卖掉嫁妆凑足学费,只身赴日,便就读于实践女校。如今,该校还保存有秋瑾手抄的诗集《白香词谱》。
上述都是自费留学,若论政府选派官费的留日女学生,最早是在1905年。当年湖南省派女生20名赴日本,同年奉天省特派熊希龄去日本考察教育时,与实践女学校长下田歌子约定,自1905年起奉天省每年派女生15名至该校习师范。
官费女子留学的派遣,使得清末女子留学发展到新的阶段,1907年,仅东京一地就有中国女留学生近百名,1908年,留日女士总数为126名,1909年,更是达到了149名。
自费留美女学生多是富裕之家
与留学日本热潮相对应,女子留学欧美也开始零星发展起来。进入二十世纪后,留美的女性人数才逐渐多起来。1903年,梁启超游学美国时提到,50名中国留学生中有3名是女生,其中就有康有为的次女康同壁。康同壁先后进入哈佛大学及加林福大学学习。宋氏三姐妹中最早去美国留学的宋蔼龄,她于1904年5月乘“高丽”号轮船离沪赴美,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
此时自费留美的女子大多出身官绅富豪或者买办家庭,她们大多出国前就已毕业于教会学校或新式学堂,受过正规的初等教育。
1907年,江苏省招考了3名留洋的女学生,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此为官费女生留学西洋之始。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