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7年结束在日本国的留学生活回国,屈指一算已经过去六年了。在这期间虽然不断有机会去短期访问,但是由于忙,所以无暇顾及再看日本。这次,陪同一个中国商业代表团去,倍感轻松。因为,谈判之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观察日本国的一切。感觉好极了。
久违了,日本。
六年来,中国和日本国都有很多变化。细微的。我急忙用小本记下杂感。
1,六年前,日本国的报纸和电视上常常这样使用一个单词:“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现在已经简化成:“北朝鲜”。问及日本国媒体方面的朋友们,答曰:“因为平均每天使用七次以上,所以。而且,原来确实在报纸上要占11个字的位置”。
2,六年前我就没发现日本国的水龙头有漏水的现象,这次,我随代表团去了东京、大阪、京都和奈良,我仍然没发现有漏水的水龙头。这和中国的情况大相径庭,中国的情况是家里不漏水,公共场所照样漏水。
3,六年前我感到日本国的服务特别好,现在感觉还是比中国的情况好。中国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服务理念虽然有了变化,但是,“上帝”还是在日本。
4,六年前在日本国的电车里可以随便打手机,现在不行了。不过,发短信还是可以。经过我详细的调查有如下原因:一,在安装心脏起勃器的人身边打电话,可想而知。二,癫痫病人身边不可打,因为手机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至6倍,可使脑电图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三,手机可诱发严重神经衰弱病人的失眠、健忘、多梦、头昏、烦躁、易怒等症状。四,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可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加速白内障患者的病情。五,手机释放的电磁波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甲亢、糖尿病为内分泌不协调疾病,手机电磁波会加重病情。六,对孕妇和乳母有影响。七,影响少年儿童大脑发育,严重的会诱发肿瘤。
我问日本朋友为什么发短信可以,答曰:“因为使用手机发短信是在一瞬间”。
东京的山手线电车在上下班的时间也是人满为患,但是,停车时既没有一拥而上的,行进中也很少利用手机大声喧哗的。“拥挤中的安静”,这就让人对日本国感叹了。
5,六年来没有变化的是日本国的高速路。在四十五年前,日本国的高速道路曾经为日本国的经济起飞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但是,现在不成了。我们从东京到大阪是自己开车去的,一路上看到高速道路已经老化;只有三条车道,速度高不过80公里。但是,即使在夜间也是车满为患。与之相比中国的高速路是年轻人,充满了新鲜感和勃勃的朝气。
北京的五环车少,有六条车线。这点,日本人看了应该赞叹。可是,北京五环路使用率极低。因为军队车辆不收费,所以,五环道路被北京人戏称为:“军线”。
这倒使我想起一个相声:说的是好多年前中国困难时期的故事;哥俩儿攒钱买了一双皮鞋,哥哥白天穿。弟弟生气就晚上穿。“皮鞋”和“道路”其实是一回事,使用率高,国家机器才运转的快。
6,1997年我离开日本国时日本国有33个电视频道,当时我统计中国有30个电视频道。现在,中国已经有了80几个电视频道。每个频道当然需要一批人马,但是,中国虽然大,也不应该浪费呀。北京每个区都有电视台,台长当然坐奥迪。这个比方可能不恰当。
7,我在日本国留学时是学习《统计学》的研究生。根据我的统计,1997年,日本国有10%的女人把头发染成黄色。现在40岁以下的女人已经有80%的人染发了。想必理发店会高兴的。我们在大阪饭店电梯里遇见一个年轻女性,是黑头发。我小声用中国话告诉大家:“看见没有?有一个日本女人不染发!”
“谁给我换了国籍?”谁知道,那女士听了大怒。
8,吐痰是一种生理现象,由污染和呼吸道疾病所引起。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有,但是,日本人不随地吐痰。我发现,其实吐痰和“小广告”有密切的关联,这次到日本看见满街的发“小广告”人士依旧不减。日本的“小广告”是一包一包的纸巾,纸巾的包装上是“小广告”的家园,每包纸巾由十张叠好的十厘米见方的纸巾组成,轻巧方便。我亲眼见到一位日本老人打开“小广告”取出一张纸巾吐痰,然后悄悄的放进衣袋里。中国现在是“两全其美”:“小广告”漫天飞;痰满地吐。公商局的生气不说,清洁队的也恼火,媒体更是不厌其烦的教育贴小广告的人,成果甚微。
9,不知为什么,六年不见,日本国电视主持人中的男性许多还存在,而女性都换成了新面孔。当然,NHK{日本国家电视台}的没变。
10,日本国的手机好于中国。第一,他们做到了“明明白白打手机”,第二,单向收费。第三,31%的手机是白给的。第四,他们使用的手机屏幕比中国人使用的大一倍,还是彩色的。手机是国家机器飞速转动的“润滑油”,我建议北京电视台对此进行相关的对比报道。
11,较之六年前相比,日本国女性和中国女性中的许多人都把眉毛改成10:10分的样子,我还没发现一例改成8:20的。但是,中国女性的10:10普遍的太楞,给人以“无愠三分怒”的感觉。而且,好多人的眉毛变成了4条。日本人从40年前开始化妆,而中国的城市人口从20年前开始化妆,所以,中国人还应该向日本人学习。如今,日本国经济处于低弥状态,如果有日本人胆敢的中国城市开美容店,想必会大发起财。
12,六年不见,日本人的食事还是那么节俭。我随贸易代表团去,日方自然是顿顿宴请。在我的眼中这就是“官饭”;然而“民饭”我也调查了不少,没有浪费的现象。宴会上,许多在中国常驻过日本人说起“中国干部们宴请”居然摇头叹气。他们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如此浪费怎么得了!”我一再解释这是中国人的礼貌和好客,可他们还是摇头。
13,六年不见,日本国的电视节目依旧是娱乐节目多,新闻报道一般只报事实而不加评论。与之相比,中国的电视节目一是“教育”多,二是“古装戏”多。
14,我们访日期间日本国天天下雨。日本国马路上跑的汽车是越下雨越干净,而中国跑的汽车恰恰相反,越下雨越脏。我的一个朋友特别懒,他从来不擦车,就盼下雨。根据我的调查日本国的道路与中国的相差无几,是“海洋性气候”、“没有裸露的土地”和“对污染源的良好治理”。我在计算时间表:我们中国人还可以看见“越下雨车越干净”的场面吗?
15,我这次在日本国做了详细调查:日本25岁的年轻人中有90%的人在18岁以后有过打工的经历。我在大阪调查了《读卖商业专门学院》的学生,他们平均年龄20岁,家里基本富足的占50%。他们用半工半读方式打工、学习。他们每天早2点到6点送报纸,然后上学。下午再送晚报。他们不少人已经干了两年。而且,该校毕业的学生后来多在日本企业中担当了骨干。他们的教授1945年16岁时,是原关东军驻哈尔滨医院的军队护士。
顺便加一句,该校新生每年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默哀。每年来北京卢沟桥,让我在卢沟桥上讲《七七事变》。
与之相比:中国学生不打工;而日本学生没有政治教育课。
但是,日本学生走向社会时已经是很成熟的人,因为他们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写到此时感慨万千,我感到在教育方面,日本人胜中国人一酬。中国有一个“贫困大学生”能做出日本学生的事来吗?我怀疑。
16,我这次访日开车去了日本四个大城市。我一路调查计算:日本国有98%的汽车不贴膜。我在京都警察局访问时问警察,答曰:“后窗贴膜属于非法改造,后车追尾时贴膜车要负事故责任。”
根据中国公安部近日通报:中国去年发生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人民币。在这些事故中追尾事故占几成?中国公安部没有统计。
根据我的调查,“贴膜”与“一夜暴富”和“异性接触”有关。有人推脱“太阳太毒”,那么,在我们这个提倡“学雷锋”的中国首都,有50万车主“把方便留给自己”,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了。北京八成以上的追尾事故是由于“贴膜”造成的,这点,中国人应该向日本国民学习。车后窗不贴膜本身就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的行为。
除此之外,“后窗贴膜”应该算非法改装。汽车不是坦克,应该可以透视。中国的交通警察不抓腐败事合理的,但是“坦克”导致追尾增加应该引起“职业关注”。
17,讲的是“垃圾分类”。日本国从1960年开始“垃圾分类”,中国人20年之后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垃圾分类”不是高科技,只要不做,就永远做不到。
18,与之六年前相比,中国留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留学生中“完全不打工”的人数在增长。1995日本京阪神大地震时,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的儿子被砸死了。当时,日本警方通知中方:“死者有15万美金的存款,如果处理?”现在在中国留学生中的“大款”已经不是凤毛麟角了。日本语言学校居然也有了:“中国独生子女难教”的说法。
19,根据我这次的调查,日本国道路的设计更“务实”;而中国方面多是“花架子”。
比方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道路两边的花坛和人行路比主路使用面积还多。交通高峰时间,有98%人车使用道路。还有许多重要机关前花坛的面积大于停车场,这样车都停到马路上,使通行主路变窄。
日本国道路的设计与政治无关;而中国更注重“影响”。
“影响”好比上衣,“通行舒畅”好比裤子,不能顾此失彼。
20,我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多次见到日军在白刃战之前从枪膛中退出子弹的报道。这次到日本国,我惊奇的发现所有路口的车辆在依次排队等候绿灯信号。而北京的情况相反,只要没有交通警察,加塞的车就必然从自行车道上开过来。这样的结果是谁也走不了。我相信2008奥运会时也会如此,甚至更长时间。你怀疑吗?
21,六年在人生中是“弹指一挥间”,如果还有六年的话,这对于侵华日军老兵来说应该是“最后的六年”了。这次访日,代表团住在高级饭店,我一人住在日本老兵的家。东京的盐谷保芳84岁,他在山东和八路军打了四年身中6枪。我和这位老人早晚喝酒,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厌恶侵华战争,反省罪行。在东京的目白车站我们挥手一别,如潮的人流马上淹没了驼背的他。我的眼前一片晶莹。多么好的日本老人!
在大阪,89岁的本多立太郎亲手给我一份厚厚的认罪书,一笔一划的写上当年他在南京是怎么杀害中国战俘的。他说:“我在日本做了677场报告,听众有八万人次。我坚决反对当年的侵华战争!日本应该给中国谢罪!日本国民和中国国民再不要战争!要永远友好!”
久违了,日本。
日本,久违了!(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