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日本仙台3月12日电 题:震后5年:日本宫城灾区华侨华人还好吗?
中新社记者 王健
唐丽忠至今清晰记得整整5年前的惊惧一幕:“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的次日,她从仙台住处急急赶至地处海边的名取市閖上地区,发现这里竟成了一片汪洋和散在的火海、浓烟,她在此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华料理店“丰华”,已经不见踪影。
巨大地震引发的超级海啸,吞没了整个閖上,有统计说当时留在这里的人中,丧生海啸者达到五分之一。作为“劫后余生”者,唐丽忠称她当时并未感到害怕,而是觉得应该马上为受灾者做些什么。于是她迅疾在家动手制作大量的饺子、米粥、鸡蛋,送至避难点,并参加赈灾活动和捐款。她的事情甚至上了日本当地媒体。
宫城县是此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丧生者和失踪者总计上万,震后重建百废待举,步履维艰。谈起震后这些年,唐丽忠称自己“一直在坚持”,包括2013年底坚持在原来临海开店的受灾地带,重新开出了中华料理店“丰华”。她称,尽管周边仍显荒凉,但这个店现在“可火了”,周末特地赶来品尝饺子的,能有五六百人。
据悉,而今名取市依然生活着不少华侨华人,境况都还过得去。唐丽忠将其归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勤劳肯干吧。
而今在宫城县灾区“勤劳肯干”的,还有散在于各个港口渔村的中国“研修生”们。在以牡蛎养殖闻名的东松岛市室浜渔村,养殖业主奥田一个劲地向记者感叹,中国研修生帮了我们大忙了。他告知,灾后村里很多人都不回来了,作为命根子的水产业出现严重的人手不足。本以为巨大灾害会令研修生们却步,没想到还是能继续。他希望日本政府方面不要对研修生数额卡得太严,因为这实在是有助于灾区。
来自大连的小伙子郐栋栋,便是在奥田手下干活的研修生。他称来此已有两年多,主要是学牡蛎养殖与加工。而之所以能在灾区环境下坚持,就是比较乐观,想在这里学点本事,攒点钱,然后回国自己独立做点事情。
在被视为震灾后重建样板的重灾地女川町,至今仍有不少中国研修生助力这里的主产业——水产加工业。在这个灾后人口锐减的知名渔港,劳动力短缺更显迫切。而灾后严苛环境下,中国研修生的虽减犹存,还得力于这里曾出了一位引领研修生躲过海啸,自己却丧生巨浪的“东瀛好人”佐藤充。
在这里新建的生活交流“体验馆”内,有一名在当地颇具人气的中国人。这位与当今一影视红星同名的年轻人来自湖北,他告诉记者,放弃原有的优厚工作,随日籍妻子远赴其震灾后的故乡,是真心想体验、学习一下日本震灾后重建的具体过程和做法。而“体验馆”正好是一个信息总汇式的地方。
宫城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侯殿昌介绍说,灾后5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这里的侨胞一改过往单打独斗的倾向,而变得更加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赈灾活动。与此同时,也更为注重防灾意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宫城华侨华人联合会才得以在震灾后建立,并且颇为活跃。(完)